王牌专题研究 NEWS

一碗酸辣粉,两大辨识度,河南加速升级“农业强省”战略

时间:2023-01-11来源:未知 作者:acebm 点击:
编者按:
1月10日,河南日报顶端新闻中原策专栏发布了王牌智库首席专家董事长上官同君署名文章《一碗酸辣粉,两大辨识度,河南加速升级“农业强省”战略》。
该文以河南通许县打造“酸辣粉之都”的崛起之路为引,以小见大,透视河南农业“大而不强”的问题所在,并以通许实践启示河南农业“由大变强”需要提升“粮食强省”“农业产业强省”两大辨识度,这需要更多诸如通许的农业大县,依托特色产业打造农业强县,农业产业强县。
2022年12月22日,河南通许县酸辣粉亮相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简称农交会),作为“豫农优品”的代表旋即“出圈”,形成了市场“王炸”,通许打造“中国酸辣粉之都”爆红农交会成了本届农交会最大赢家。一时间,国内外客商聚焦“通许”, “哇!中国,河南,通许,国际范儿的酸辣粉,ok!”几位东南亚商人兴奋不已地说。
2022年以来,通许县立足本土原料资源和产业基础,瞄准酸辣粉现代时尚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中国酸辣粉之都”,积极培育优势主导产业主体,扩大酸辣粉产业链,链接区域及国内外统一大市场,加大产能转换,产业升级。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全国80%以上的酸辣粉均为“河南造”,而通许“酸辣粉之都”的称号亦实至名归,在区位、原材料、工艺、产能等优势发力的同时,通许酸辣粉形成了全产业链体系。河南通许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式现代化酸辣粉特色美食规模化生产基地,树立了河南通许酸辣粉知名品牌。
伴随酸辣粉产业的广阔市场前景,河南也出台支持酸辣粉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助力通许等地大力发展甘薯种植,粉条加工,酸辣粉产业布局,市场对接,营销服务等全产业链延伸。通许县逐渐成为河南酸辣粉产业发展的龙头标杆。通许酸辣粉产业的崛起,正是河南农业大县依托特色产业变为农业强县,打造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生动样板,实现加速升级农业强省战略,需要讲好现代版“酸辣粉故事”:一碗酸辣粉,两大辨识度,一是体现河南粮食强省共识,二是体现河南农业产业强省共识。
通许县酸辣粉亮相农交会 图源:河南日报
在当前践行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的战略中,作为全国农业大省的河南,如何能在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力拔头筹,走前头,挑大梁,树立现代化农业强省的新形象?
长期以来,农业大省、粮食大省是河南的传统标签,成为辨识河南农业的普遍共识。而如何加速促进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扛实扛稳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既是未来几年河南省的主要政治课题,也是艰巨而又繁重的发展任务。
平心而论,河南作为农业大省,“成绩单”亮眼,但立足农业发展现状,重视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加速向农业强省升级,在“农业强省”和“农业产业化”两大辨识度上,需要更多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县域高原”,加速河南农业辨识度由“大”变“强”。
 
“底气”是河南坚定发展农业的信心
河南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底气”,就是大农业丰厚资源底色。随着越来越多的“河南食品”摆上全国餐桌,河南的知名特色农产品响誉中外,中原粮仓和河南食品工业两大战略优势,均得益于河南省农业发展的四大优势:

01农业资源禀赋优势明显
作为传统农业大省,河南地大物博,具有突出地域性特色的农业资源条件,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耕地资源为河南省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发展基础。目前,已经形成了豫北、豫中东优质小麦,豫南豫西南优质花生与畜牧养殖基地,豫西南中药材基地,豫西豫南优质果品等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也造就了一批各类产粮(油)大县、种植(养殖)大县等农业大县的县域名片。

02农业产业发展基础深厚
河南省农业产业规模大,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强。据统计,河南以占全国6.2%的耕地,每年生产全国1/10的粮食,1/4的小麦,小麦、花生供种能力均居全国首位。常年生猪饲养量约占全国的1/10,肉、蛋、奶、蔬菜、食用菌等重要农产品产量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

03政策红利叠加助力农业发展
当前河南农业经济发展拥有政策、技术和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多重战略叠加带来的外溢效应为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

04完善的运输网络支撑
河南省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以保障农产品能快速高效地供给到全国各地市场。2022年,河南省提出以投资、消费、出口、物流“四个拉动”作为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交通优势已成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河南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战略抓手,发挥原料优势壮大食品产业,全省粮油加工转化突破八成,主食产业转化接近七成,每年向全国输出原粮和加工制成品600亿斤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全省两个万亿级产业之一。在发展中陆续涌现了双汇、牧原、三全、思念、好想你、白象等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与此同时,河南的地方特色农产品如灵宝苹果、原阳大米、温县铁棍山药、正阳花生、杞县大蒜、鄢陵花木、通许酸辣粉、临颖辣椒等也逐渐成为全国人民舌尖上的美食,河南农产品“金字招牌”深入人心。
图源:双汇集团
“短板”是河南发展农业必须破除的阻力
 
2022年12月23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精神,当前各省都在加速布局农业强省。
对于河南来说,建设“农业强省”是发展的核心要义,如何扛稳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努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至关重要。
而河南当前最关键最紧迫的任务仍是谋划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发展构架和推行“十大战略”的同时,强力推进“农业强省”战略,以保障“两个确保”顺利实施。而实现河南“农业强省”战略的核心抓手,应是以“农业强县”为发展导向,以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为路径,抓机遇,强优势,补短板,求实效。
从河南农业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农业资源大省的首位度有待提升,尤其是农业资源的产业化与市场化程度不足,传统农业“望天收”及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力度不够,农业产业链较短,现代农业、高效农业等产业不成规模,统一大市场尚未形成,市场营销服务端出口单一,劳动密集型现状普遍存在,数字化改造乏力,生产要素流动性差,市场活跃度不够,科技成果转化和高素质农业人才短缺等,这些农业大省的现实短板,需要高度重视和尽快解决。
具体来看,现阶段河南农业科技人才队伍规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业劳动生产率等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品牌打造等方面仍有较大空间。无论是农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还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无论是城乡融合发展,还是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等,都有诸多难题有待破解。
分析发现,河南农业“大而不强”的现状与河南既有的农业生产模式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关系甚大。一方面,河南农户分散种植的农业生产模式的长期存在,说明河南农产品的“供给低效”。
其中,包含农产品品质不高、农业生产成本高、农产品加工效益低、粮食价格不稳定、土地流转成本高,规模化经营进程受阻、新型经营主体生存困难重重;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发展受到资源环境约束和农业项目、资金、技术等短缺,城乡要素流动不通畅等因素的制约。
对于河南而言,正视现阶段阻碍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诸多痛点和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和应对策略,才能逐步实现农业强省的目标。
 
产业是河南农业由“大”变“强”路径探索
 
01谋划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强化“一县一特色”
面临新发展阶段,实现农业强省战略的重要抓手就是谋划好河南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这个辨识度要明确。
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建设,呈现的是河南农业特色发展新形态新格局:即保护传统粮食主产区“种子”型产粮农业稳定增产,建立健全国家级和省市级等多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和壮大农副产品产业,实现“一县一特色”,着力打造各地县域“中国××之乡”产业集群,发展本土资源精深加工型主导产业,围绕特色产业集群实现集约化生产经营,逐步链接国内外两大市场循环,由此引领数字化新兴产业导入,进一步推动河南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提质提效。
 
02充分依托县域经济,增强“农业强县”辨识度
事实上,农业大省河南的两大辨识度,除了“粮食强省”之外,最重要的辨识度应该是“农业产业强省”。而“农业产业强省”是以“农业强县”为支撑的。产业是河南农业由“大”变“强”的路径探索。
面临新时期高起点高标准的发展要求,建设农业强省要打开格局、拓宽思路,底气要足,责任感要强,方法要对头。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以全面推进河南乡村振兴为引领,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抓手、主推手,调动广大县域经济体建设“农业强县”的发展信心和关键力量,倾力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河南样板。
河南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最大的预期和最大的突破口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河南需要切实扛起“乡村振兴”的县域担当,以县域担当推动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要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载体、实现乡村振兴要以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价值、坚持改革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因此,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谋划好乡村振兴新格局,做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文章:
一是地方政府要坚持土地、金融、人才等多领域改革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的思想,以改革创新的思路,清除阻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农村发展的各种障碍,激发县域经济和农业农村各类要素的潜能和各类主体活力,不断为县域经济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注入新动力。
二是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县域担当主要体现在县域经济新空间的打造和经济新业态的构建。尤其是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兴数字化产业的对接融合发展,注重以改善营商环境为基础,以主导产业链大项目招商为牵引,从根本上优化产业结构,以一二三产业链融合发展来整合有效资源,促进城乡要素有效流动,从而激活特色乡镇和美丽乡村建设。
三是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带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推进城乡一体规划设计。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提升农村现代化水平,强调村庄在农村现代化中的基础性地位,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实现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和绿色食品业,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载体为抓手,引导农业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加快促进产业融合发展、集聚发展、高效发展。促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发展县域经济,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为补充的多元化乡村经济。
河南高标准农田建设 图源:河南日报
 
提升农业附加值,增强“农业产业化”辨识度
 
一是要坚决守好耕地红线,全方位保障粮食安全供给。粮食稳则天下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自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次视察河南,农业和粮食生产成为必谈话题,并反复强调“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因此守好底线是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通过抓好高标准基本农田及种业振兴行动、农业机械化水平,依托创新驱动和科技力量,加速推动打造高标准农田、种业振兴及农业机械化,为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创造良好的硬件支撑,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加速”转变。
二是要加快推进“三链同构”,推动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强省的建设不仅体现在产量上,更要注重质的提升以及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河南应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思维下深入向农产品精深加工要效益,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河南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以县域为基本单元,以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关键着力点,着力推动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重点抓好县域特色食品工业生产,不断夯实食品工业基础,实现河南食品产业本土化特色化品牌化,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及农村建设发展。
三是要顺应需求侧变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依靠金融力量解决农业生产的资金配置问题;必须推行农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农地流转行为,兼顾传统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稳定的环境。必须推动农业“接二连三”,以“产业化经营”理念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切实提高农业附加值。
 
(作者系王牌智库首席专家、董事长)
本文首发于河南日报顶端新闻中原策专栏


上一篇:上官同君:加快消费提质升级,打赢复苏经济“第一战”

下一篇:“城市能级提升” 河南各地市都在持续加码丨2023河南地市“两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