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专题研究 NEWS

“城市能级提升” 河南各地市都在持续加码丨2023河南地市“两会”观察

时间:2023-01-14来源:未知 作者:acebm 点击:
编者按
近日,河南省17地市 “两会”密集召开,擂响了各地谋发展的春雷战鼓,其中,各地市政府工作报告中“2023年怎么拼”成为核心关注。从各地政府工作报告观察来看,各地政府均围绕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以及区域中心城市的“能级提升”不断叠加资源、多维聚势发力,呈现出河南各地市踔厉奋发、跨越城市能级跃升的澎湃动力。
对此,王牌智库首席专家、董事长上官同君认为,河南各地市都在持续加码“城市能级提升” ,地市经济板块发力与市县发展同频共振,以市带县,以县促市,市县互通互融的新发展格局正在不断起势,乘势实现城市能级提升,才能全域盘活“现代化河南”的发展版图。
2021年以来,城市能级提升频频成为各地十四五规划、两会中的高频词,“能级”二字,简洁有力地概括出一个城市在城市功能和城市级别上的竞争地位,也综合涵盖着城市人口与经济体量、经济结构和产业层次,虹吸效应与辐射效应等发展水平。不仅大城市,中小城市都喜欢用“能级”跃迁来讲述城市发展的愿景,也纷纷明确如何提升城市能级的“小目标”。河南省17地市“两会”政府报告中,城市能级提升也是各市谋发展的关键抓手。作为城市间实力竞争与比拼的核心指标,能级提升对新时代城市发展意义重大,强化城市发展战略,引擎城市经济成片联动增长,叫响城市品牌,发挥虹吸效能,提升城市运营效率,带动所辖县域、乡镇实现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
从2022年全国城市百强榜可以看出,河南仅有郑州、洛阳、许昌、新乡、南阳5市上榜,数量少且位次靠后,与全国城市比拼河南的城市地位还不高,需要加码加速推进城市能级提升。从河南省内17个地市的横向对比看,市级城市还未形成结构合理、差异化协调发展的新发展空间和新发展格局。
根据2022年出台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河南将强化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龙头引领作用,打造现代化郑州都市圈,增强洛阳和南阳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区域协调联动发展,加快构建“一主两副、四区协同、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当前,河南省内的城市体系发育“不成熟”主要体现在:国家中心城市郑州的“首位度”偏低,辐射和带动开封、新乡、许昌、焦作等地的功能不强;已升格区域副中心城市的洛阳、南阳两地,继续在产业能级提升上下功夫;其它城市大多定位区域中心城市,但是尚未形成差异化、特色化的多点支撑格局,城市能级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观察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对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交通互联互通、老旧小区改造及城市更新、公共停车场及配套充电桩等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等内容都作了普遍强调和项目落地计划。在助推城市能级实现新跨越方面,各地推进城乡融合实现新型城镇化的路径,主要发力点在于推进“补”城区短板、“强”县域优势、“造”城市品牌、“兴”现代产业等。2023年各地重点关注工作中 “促进城市能级提升”成为共同的集中发力点。

解读一
做强中心城区,持续优化空间布局
 
各地市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做强中心城区”的路径主要如下:
一是推进城区融合,组团发展
二是市县联动,一体化协调发展
三是试验探路,城乡融合发展
此外,提升城市能级,让城市实现内涵式发展,宜居宜业才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目的,多地重点提及如何提升城市品质。如,郑州市提出要实现城市品质显著提升。信阳提出建造“花园城市”,三门峡提出“精品城市”,许昌提出建设“公园城市”。漯河提出强创建提品质,建设现代典雅清新活力之城。洛阳市提出6月底前开工建设城市文化客厅、城市阳台,打造在全国具有引领意义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综合体,构建彰显城市特质的创新综合门户。
在河南各地市的发展中,中心城区建设发展缓慢,城市框架虽然在不断拉大,但城市建设的综合承载功能和承载力跟不上,经济特色不明显,产业体系不完善,因而对所辖县市的综合带动力不足,“市弱县强”是河南各地城市经济的发展短板和共性问题。在行政区划调整日趋严格的形势下,做大中心城区需要走出行政区划调整的路径依赖,通过经济纽带联动发展、区域一体化合作发展等,持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扩大中心城区发展空间,做大做强城市经济,增强要素集聚和综合承载能力。
 
解读二
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支撑城市能级提升
 
17个地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各市对如何进一步强化所辖县市的支撑作用,主要有如下重点表述:
 
河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对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县城扩容提质。河南102个县一直是市域经济的强力支撑。现阶段,以高质量发展助力县域实现现代化,河南各县市正在深入践行深化县域“三项改革”,即放权赋能改革、开发区改革、财税体制改革,以此促进发展要素高效配置。
各县市要抢抓城市群、都市区和都市圈建设时代机遇,与城市能级更高的国家级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或区域性中心城市等开展全方位对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同城化”进程,积极承载中心城市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同时,还要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加快改善县城消费环境,发展新型消费集聚区,完善县城消费基础设施,让县城更宜居宜业,源源不断地吸引乡村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
 
解读三
发力城市品牌 以超强IP代言城市形象
 
在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聚焦城市品牌,信阳市提出全力塑造好“美好生活看信阳”品牌,平顶山提出2023突出“湖光山色 素养暖灰”色彩定位,着力提升城市形象。
此外,在品牌打造的子领域,鹤壁提出叫响“鹤壁焊将”“鹤壁织女”“鹤壁康养”等人力资源品牌。各地也积极融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品牌体系,郑州提出塑造“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品牌,南阳提出积极融入,叫响“南阳,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文旅品牌形象。
在品牌经济时代,各地在体育赛事、文化博览会、旅游节等大型活动举办中推出活动logo及吉祥物,成为独特标识,也成功助推活动引流。随之,城市品牌建设意识也逐渐觉醒,各地政府也频频发力,系统谋划城市品牌建设,以官方吉祥物、官方代言人等,助力城市品牌形象推广进入超级IP时代。在河南省17个地市中,信阳、新乡两地可以算作在城市品牌打造领域的先行者。
2022年9月17日,信阳市举办“美好生活看信阳”城市品牌发布会,宣布正式启用 “美好生活看信阳”城市品牌主题Logo和“信阳城市IP形象”——山哥茶妹,代表信阳人对美好生活品质的向往。
 
2022年12月7日,新乡市召开官方吉祥物IP形象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新小爵”城市吉祥物形象。新小爵以新乡市博物馆镇馆之宝—牛首爵为原型创作,代表着新乡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精神面貌,增强新乡的知名度、美誉度。
乘势向上讲好城市故事,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品牌尤为关键。品牌打造是一个系统工程、长期工程,城市能级提升亟需强化品牌战略突围意识,做好城市品牌的系统塑造和持续运营的系统解决方案,以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赋能城市发展。

解读四
根植产业,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通览各地政府报告,政府积极站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谋划2023年如何实现产业升级,龙头企业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明确产业强市、壮大主导产业,推进产业升级。

明确产业强市路径
各地纷纷强调产业的支撑作用,传统产业换道领跑,风口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速布局。开封坚定推进制造立市,加快换道领跑。提质传统产业,推动汽车制造产业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制造转化,化工产业向新材料产业转型,面制品、肉制品、油料加工产业向冷链、休闲食品延伸,装备制造产业高端化、精密化、智能化,现代家居产业个性化、创意化。新乡坚持产业兴市,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数字赋能增效工程,建设制造业强市、服务业强市、数字经济强市,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产业兴带动百业兴。
 
强调创新驱动发展
郑州、许昌等多市均强调创新,实验室、研究院、科创平台等成为重要发力点,瞪羚企业、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也将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创新”将是未来实现各地经济换道领跑、彰显区域产业实力的新动能。
 
龙头企业引领
新乡市提出支持卫华集团、心连心、新航集团、白鹭化纤、河南矿山等企业做强做大;南阳市在如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强调:突出支持牧原、想念、仲景等“链主”企业延展布局产业链,及南阳防爆、金冠电气、石油二机等龙头企业的带动形成产业园区、产业基地的作用。依托头部企业引领带动全域发展,正是当下新乡、南阳等地实现城市产业发展壮大的宝贵发展经验。
 
壮大主导产业
此外,各地也格外重视主导产业的不断壮大。郑州瞄准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洛阳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南阳要加快打造两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集。许昌市提出做强先进制造业,深入实施换道领跑战略,紧紧围绕“633”工业体系,逐行业梳理,科学规划项目,扎实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注重产业集群清单化、产业链条图谱化、产业培育精细化,积极构建龙头引领、梯队协同、链群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打造硅碳新材料、再生金属、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等千亿级产业集群。
市级城市现代化,同时也是人口增量的现代化。人口数量是反映城市吸引力、活力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而人口的终极引力来自于打造产业体系的“强磁场”。事实上,城市能级提升,最大的空间布局和综合承载力,主要还是有一个健全完善的城市现代产业体系,从而促进城乡融合、产城融合、产业融合的产业新格局。产业是夯实城市能级提升的根基,做好产业生态,正是河南17地市城市能级提升的真正“王牌”。如何以“产业强市”推动城市能级提升,需要将“创新”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充分依托本地龙头企业的力量,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及其产业链,真正实现地市产业能级提升。
 
小结
高度重视城市能级提升,河南17地市如何立足本地实际探寻出一条城市能级提升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如何多措并举加码布局城市能级跃升,是各地促发展、稳增长的首要担当。因此,当务之急是 打好“补”城区短板、“强”县域优势、“造”城市品牌、“兴”现代产业四张牌,增强城市吸引力与扩张力,夯实县域经济支撑力,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力,驱动产业发展引擎力。
 
(作者系王牌智库首席专家、董事长)


上一篇:一碗酸辣粉,两大辨识度,河南加速升级“农业强省”战略

下一篇:买全球卖全球,加快构建“枢纽经济”和“开放高地”丨2023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