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专题研究 NEWS

中国式县域现代化④∣上官同君:以“首位战略”建设现代化河南县域

时间:2022-11-26来源:王牌智库 作者:王牌智库 点击:
导读
       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表明,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是中国式现代化。为此,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探索的重要标志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也是夯实“底盘经济”、筑牢“现代化”之基的战略导向。
      “郡县治,天下安。”新时代的中国式现代化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支撑;而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则是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作为全国农业大省,河南如何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探索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创新,提供可借鉴的“河南实践”和“中国方案”。
       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顶层设计战略和系统解决方案。为发挥好高端智库“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即日起,顶端新闻·中原策与王牌智库联合推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探索”专题,深入探索和发现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河南样本”。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站在全面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纬度观察,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县域探索的重要抓手和第一要务,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方向和目标,无疑是加强教育、科技、人才三大建设。河南作为全国县域经济大省,由于历史和客观的原因,这三大领域始终是有待加强和补给的发展“短板”。
                                                    图源:郑州大学

       因此,河南要坚持锚定“两个确保”,在推动实施“十大战略”进程中,首先需要把教育、科技、人才的振兴作为“首位战略”,提高教育、科技、人才战略在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县域建设中的“首位度”,并以首位战略驱动,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以科教兴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和创新发展战略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首位战略驱动建设现代化河南县域经济,不断增加河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01
从分散到合体:
中国式现代化县域需要教育、科技、人才合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已经明确强调教育、科技、人才三大合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当前新发展阶段,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战略导向,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坚持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新动能新优势。
       只有这样,才能把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发展战略落到实处。这也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县域的新机遇新风口。
       新时期的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必须坚持县域高质量新发展理念,必须谋划建设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坚持为省育人、为省育才,全面提高全省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办好河南满意的教育,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的强力支撑。
       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执行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强国的三大战略,对于推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实现“两个确保”和推进“十大战略”、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教育、科技、人才三大基础力量,从分散到合力,整合成一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强省、强县的新发展基础、新发展支撑系统;唯有三力协同配合、相互赋能、系统集成,才能共同塑造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县域的新动能。因此,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县域,需要把握好时代机遇和战略风口。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供应链与人才链系统重塑,国内及省内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很大变化。
       因而,作为农业产业大省和县域经济大省,河南需要进一步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三大动能的新合力作用,重构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体系以及新时期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新优势。
       在全面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强省的战略导向下,着力推动现代化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教育立省、科技强省、人才兴省的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坚持教育科技人才在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进程中的“首位战略”地位,把教育建成育才高地,把科技建成产业高地,把人才建成创新高地,从根本上提升河南教育科技人才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02
抢滩新赛道,
河南以首位战略推动建设国家创新高地
       放眼全国,各地都把教育科技人才的融合赋能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理念与模式紧密结合起来,以“首位战略”驱动创新和人才高地建设。因为,创新和人才是决胜未来的关键变量,创新驱动的关键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地方政府高度认同。
       为了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近年来各省对创新、科技、人才的政策支持和投入不断加码,多省市“十四五”规划的“首位战略”和首要任务锁定“科技创新”或“创新驱动”。
       对标东部强省,浙江将“人才强省、创新强省”作为首位战略;安徽坚定以创新为先导,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科技策源地,已打开创新和产业发展并跑领跑的发展局面。中部各省都在围绕科技不断突围,湖北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处于全国第一方阵,湖南涌现一批顶天立地的世界级品牌,山西实施“1331工程”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河南对科技创新、高等教育和人才建设作为推动领跑换道、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
       2021年6月,河南省委常委会提出“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7月,河南省先后两次赴科技部会商省部共建有关议题,争取科技部在国家区域创新中心、国家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平台及国家高新区等创新载体建设方面给予支持。9月,河南省委工作会议部署实施“十大战略”,“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被放在首位,并写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对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作出了系统安排。同月,河南省科技创新委员会宣布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议,明确了“国家创新高地”建设的规划图和路线图。11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在北京与教育部、科技部、中国工程院分别进行会谈,以三个“恳请”希望多多支持河南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助力国家创新高地和现代化河南建设。
       在二十大河南代表团分组会议上,河南省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周霁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2021年以来,河南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创新发展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建设的主旋律、最强音。
       “首位战略”实施以来,重建重振省科学院等科研体系建设,实施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引育并举汇聚一流创新人才、产学研高度融合发展,形成河南高质量现代化建设的创新机制。
       为新时期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中原力量,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及高质量现代化河南县域,必须发挥好“首位战略”关键一招的关键作用。一方面,必须把“首位战略”真正放在首位,统一思想,以首位意识落实和推动“首位战略”;另一方面,直面发展问题、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本在于,落实“首位战略”的首位担当,切实将“首位战略”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推动高水平建设创新型现代化河南,尽显中原创新活力。
 
03
以“产业端”为导向加速补齐创新短板
       由于经济基础、产业门类等多种原因,河南科技创新、高等教育和人才建设始终是河南发展的最大“短板”。这个基础性“短板”,在新的发展阶段,河南把握了新的发展机遇,即高位推进“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首位战略,构建创新生态,为各地实现创新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全省各地在落实“首位战略”进程中,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和高等教育水平,不断加大人才建设力度;以“产业端”为导向,努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创新高地、人才建设高地,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的第一动力。
       在全省“首位战略”基础和支撑背景下,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县域,就显得格外重要。河南县域经济大省,基础中的基础,无疑是当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位战略”基础和支撑。
       由省级层面的“首位战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首位战略”,这是一个联动发展、融合发展的新时期机遇风口。各地县域主政者务必认清形势,看准机遇,把握商机,尤其是重点推进“首位战略”,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和模式创新,与“全省首位战略”结合起来,对标对表,立足本土资源优势,嫁接“首位战略”的资源整合优势,以科技创新驱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方向,做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战略和系统解决方案;学会依托和发挥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等城市群和经济圈发展的带动作用。
       创新突围,唯有一拼,为了在未来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河南各地需要以加速补齐创新短板,县域不仅要补短,要学会借势、借力、借资源。
       面对严峻挑战,还要学会借脑(引入智库),必须加强县域产业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要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采取超常规举措,在创新平台上提能造峰,在创新人才上集聚裂变,在创新主体上倍增提质,在创新生态上争创一流,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建设全面进步、整体跃升。

一是政府与企业合力,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科创实力弱是河南在区域竞争中的软肋,使得河南在产业升级和转型进展缓慢。发力新赛道,是河南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因此,在新赛道产业发展领域,必须重视科技创新的引领发展。
      在农业领域,发力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数字农业等新赛道新业态,抢滩现代化农业发展新风口。地方政府要切实围绕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推动现代农业种养、食品加工以及配套服务三产类企业不断壮大;围绕新型工业化,在推动传统资源型工业依靠科技研发和数字化投入推动转型升级之外,积极布局氢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赛道。总之,通过加快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推动更多河南造产品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成为中高端、关键环。

二是发挥教育资源对创新资源聚集、产业跃升的支撑作用。
       目前,河南的高等教育资源相对还是丰富的,但享誉全国和世界的一流高等教育资源明显不足,而且,河南高等教育布局不均衡,一流学科建设不够突出,工科型大学较少,学科设置同质化现象明显。高等教育资源特色不突出,尤其是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方向不明确,产学研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也是制约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原因。
因此,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填补省辖市没有本科高校的空白,优化学科学院及专业结构,提升已有高校办学水平,搭建高端平台,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应用研究,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服务。此外,也要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一方面,明确提高职业教育办学和育才方向和目标;另一方面,提升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效能,推动职业院校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助力“技能河南”建设。

三是着力推动人才政策迭代升级,实现人才与产业双向融合。
       无论是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还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在“首位战略”推进中,必须不断强化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资源意识,必须强化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赋能作用。要明确以“首位战略”吸引人才,以健全的现代产业体系聚集人才,以完善的产业链留住人才,以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培育人才,以现代化经济生态发展人才。
同时,地方政府要强化人才智力支撑,舍得下本钱,放得开手脚,迭代更新重磅人才政策,集成提供创新创业、住房落户、子女教育、健康医疗等特色服务,引育高精尖稀缺人才,深入实施青年友好型城市,让人才踏实创新、安心创业。唯有把人才作为制胜未来的“战略投资”,重塑核心竞争力,在现代化河南的版图中谋得一席之地。

(作者系王牌智库首席专家董事长)
本文首发于河南日报顶端新闻中原策专栏



 


上一篇:中国式县域现代化③∣上官同君:构建中国县域现代产业体系方略

下一篇:中国式县域现代化⑤∣上官同君: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河南县域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