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智库||政策解读:活用政府工作报告,解题三四线城市发展
时间:2018-03-07来源:王牌智库 作者:acebm 点击:
次
【阅读原文】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月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政府工作报告。王牌智库三大研究部门结合智库服务所关注重点领域,对照报告内容精准剖析三四线城市发展思路与机遇,为所服务三四线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018政府工作报告》整体评价——务实实干未来可期
报告重在实际
从“文风”来看《2018政府工作报告》简洁明了,主题鲜明,全面而不拥赘;从内容看,贴近百姓,体恤民情,实实在在,以“人”为本;在有限的篇幅内,每一个千锤百炼的词句背后,都是各界关心的核心问题,以及中国政府“认真贯彻,狠抓落实”的决心。过去5年干了啥?去年政府干了啥?今年打算怎么干?咱老百姓能得啥实惠?报告里都说得清清楚楚,让全国人民心里有数。正如李克强总理要求的那样:向人民报告,态度必须端正,要坦率真诚交实底!特别强调,要写实招,做不到的不要写!这是一份汇报给“人民”的、态度端正的报告。
报告整体围绕“改革”关键字来进行部署
总的来说,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整体脉络清晰,回顾5年来中国发生的深刻变化,制定2018年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并提出了2018年政府工作建议。整体围绕“改革”关键字,做出了2018年工作的重要部署。
报告主线鲜明
体现了国家发展阶段性特征和政策的持续性
通过对比近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财税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民生福祉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城乡协调发展、脱贫攻坚、政府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内容被持续列入其中。一方面反映了国家整体发展导向和重要工作方向,同时也传递出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人民生活等之间协调发展的要求。
《2018政府工作报告》重点解读——布局三四线城市 共商“高质量”发展路径
关键词一新型城镇化
原文
1.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今年再进城落户1300万人,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健全菜市场、停车场等便民服务设施。有序推进“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完善配套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加装电梯。加强排涝管网、地下综合管廊等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人,要加强精细化服务、人性化管理,使人人都有公平发展机会,让居民生活得方便、舒心。
2.坚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着力推动平衡发展,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加快成长。
解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相关内容除了对进城人口做了数量要求,更多篇幅着眼在质量上,具体是城镇化的配套设施和人性化管理上,表明了中国的城镇化已由数量增长转变为以质量增长为主的阶段。
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来中国城镇化率从52.6%提高到58.5%。然而,目前“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的河南的城镇化率在2017年才刚刚过半达到50.16%的水平。河南在新型城镇化方面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以中原城市群发展为指引,促进大中小各类城市的有序发展,特别是河南省“百城提质”工程的实施,有力地推动河南县级城市的发展水平,提高城市的产业、管理、服务承载力,促进人口的就近城镇化、高质量城镇化,努力打造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关键词二产业转型升级
原文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三去一补”,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跟随互联网+和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制造强国建设,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经济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解读
产业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通过产业的充分发展,才能集聚人口,带动就业,创造财税收入,进而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福祉改善。可以说,产业振兴是城市繁荣的根本所在。
三四线城市顺利推动产业落地的关键点就在于如何精准匹配项目、人才及资金。对于广大三四线城市发展普遍存在的资金匮乏问题,可引导地方政府通过公司化运营城市,将地区资源资产化,筹集建设发展资金。依托地区资源和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力度,依托专业招商等引进项目,以政策洼地推进项目落地,向招商要效益。同时吸引产业人才回流,加强对本地农民及其他务工人员的培训,提升劳动技能,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关键词三乡村振兴
原文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制定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依靠改革创新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林牧渔业和种业创新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新增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以上、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强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发展“互联网+农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改革。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建立新增耕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所得收益全部用于脱贫攻坚和支持乡村振兴。深化粮食收储、集体产权、集体林权、国有林区林场、农垦、供销社等改革,使农业农村充满生机活力。
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改善供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稳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厕所革命”。促进农村移风易俗。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解读
十九大以及中央一号文件都对乡村振兴战略做了系统部署,此次乡村振兴战略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再次重申乡村振兴作为国家大力发展乡村经济的“战略指引”的价值。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的调整意味着中国农村发展面临的矛盾转变,寻求高质量的发展已经刻不容缓,而战略的落脚点集中体现在推动农业产业、农村土地及农村事业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具体到河南而言,如何实现由农业大省到农业强省的跨越,各县市区必须抢抓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机遇,大力建设美丽乡村。强化以土地整治为抓手的农村供给侧改革,全面推进“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的土地整治模式;因地制宜,积极培育各地特色农业项目,才能打造出农产品品牌及可规模化发展的优势产业链。
关键词四脱贫攻坚
原文
1.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易地扶贫搬迁83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超过经济增速,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
2.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
3.深入推进产业、教育、健康、生态扶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强化对深度贫困地区支持,中央财政新增扶贫投入及有关转移支付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
解读
针对今年的脱贫工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大精准脱贫力度,2018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进一步凸显了对脱贫攻坚的战略重视。针对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年度攻坚任务,建议如下:
坚持源头把控,有的放矢。以现行贫困标准,针对现有农村贫困人口,深入研究其致贫原因,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脱贫计划。
坚持产业先行,授人以渔。采用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多形式、多渠道扶贫形式,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能力。
坚持资金支持,政策保障。活用金融创新,强化对深度贫困地区、重点扶贫行业以及新生扶贫产业的支持力度。
关键词五营商环境
原文
1.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继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大力简政减税减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2.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要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
3.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市场活力明显增强,群众办事更加便利。
解读
民营企业市场主体少、规模小、效率低,是三四线城市经济市场主体不活跃、经济体量小的重要原因。归根到底,是因为三四线城市的“营商环境”差,难以吸附优质的产业经营主体落地发展。优化营商环境,要求各地方政府“主动作为”,以“放管服”系列改革为突破口,理顺政商关系,构建好促进产业发展的软环境,推动各类市场经营主体轻装上阵、有序发展壮大。总之,要以良好的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三四线城市的产业“吸附力”。
关键词六财政金融
原文
1.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的公共性、普惠性,加大对三大攻坚战的支持,更多向创新驱动、“三农”、民生等领域倾斜。当前财政状况出现好转,各级政府仍要坚持过紧日子,执守简朴、力戒浮华,严控一般性支出,把宝贵的资金更多用于为发展增添后劲、为民生雪中送炭。
2.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用好差别化准备金、差异化信贷等政策,引导资金更多投向小微企业、“三农”和贫困地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3.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各类违法违规举债、担保等行为。省级政府对本辖区债务负总责,省级以下地方政府各负其责,积极稳妥处置存量债务。健全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今年安排地方专项债券1.3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500亿元,优先支持在建项目平稳建设,合理扩大专项债券使用范围。我国经济基本面好,政策工具多,完全能够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解读
破解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压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意在让财政回归本位,保工资、保民生、保运转。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增加地方政府债额度,各地可积极探索“公司化运营城市”模式为地方政府融资开正门。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2018年国家将继续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房地产等产业的良性循环,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为实体经济创造新的活力。
关键词七污染防治攻坚战
原文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着力治理环境污染,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2.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加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以更加有效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3.严格环境执法。我们要携手行动,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解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下,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是各地发展的“生命线”。活用“两山理论”,正是各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一是源头治理,加强水系、大气污染治理,铁腕治污,关停并转污染企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二是结合各城市的优势产业特色,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调整能源结构,发展高新技术、金融服务业等高端产业,带动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各地经济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积极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