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阅官 NEWS

2018年10月智库“官”察周报(总第37期)

时间:2018-11-15来源:王牌智库 作者:acebm 点击:
一、当前的扶贫困局该如何破?一名乡镇干部给出答案!
 
  来源:官场笔记
 
  任何政策在层层落实的过程中都存在变形、走样的可能,而涉农政策从中央到省、市、县、乡,最后传达到村,层级太多,加之农户组织化程度极低,农民缺乏话语权,中央了解农村实情高度依赖于逐级层层传导,使得涉农政策走样变形的风险相对最高,纠偏也相对最难。
 
  笔者基于对涉农政策的长期基层观察和思考,尝试通过科层传导失真理论,来科学把握扶贫政策走样、变形的客观规律,从而对症下药,找到破解扶贫领域深层次问题的有效途径。
 
  科层传导失真定律
 
  (一)科层传导失真第一定律:政策贯彻落实经过层级越多,变形的可能越大;超过行政执行能力,目标越高,政策变形的可能越大;考核、问责机制本身,也可能助推政策走样、变形。
 
  (二)科层传导失真第二定律:在基层信息逐级上报中,经过层级越多,变形的可能越大;科层上传信息,经过层层筛选,政策的积极效果会被放大,而消极效果会被缩小甚至屏蔽。
 
  政策建议
 
  (一)建设现代涉农统计系统
 
  一位农村第一书记曾问我:目前的扶贫困局该如何破?
 
  我给出的答案是:举全国之力,迅速建立现代涉农统计系统!衡量贫困的唯一标准就是一个“穷”字,对农户家庭的收入统计应该作为甄别贫困的不二依据。
 
  (二)建设基层直达中央(省委)的政策落实终端观察点
 
  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乡、村作为观察点,把扶贫政策的终端执行情况,第一时间忠实地反馈到高层。观察点就是中央设在乡、村的眼睛,是高层了解农村的最直接途径。
 
  (三)减少行政层级
 
  在中西部一些条件成熟的地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减少行政层级,探索省直管县,县直管村。这是改革远景,阻力大,意义更大。
 
  二、中纪委机关报:一些工作微信群成为“吹吹拍拍”的作秀场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通知……收到……汇报……这是党员干部微信、QQ工作群里常见的一幕,可当你有几十个工作群,除了浏览群里的各项通知确保不遗漏重要信息、及时回复以示自己获悉情况,每天疲于应付,还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扑在工作上呢?
 
  “打开微信群、QQ群回复上级通知、汇报工作进度已为社区干部张群(化名)的日常工作之一。”基于网络的通讯手段,以其迅速、便捷、可留痕等特点,大大压缩了时空限制,极大地促进了工作,这是不争的事实。
 
  可随着时间推移,不少干部产生了“工具依赖症”,导致工作群出现了泛滥的趋势,原本旨在“提高效率”的工作群也逐渐成为一种负担。
 
  更有甚者,一些工作群还成为“吹吹拍拍”的作秀场,领导随意发点感慨就能赢得点赞一片。
 
  是工作群异化了?当然不是,问题不是出在工作群身上,根本的原因还在人身上。
 
  具体而言,是长期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积习难改。不难发现,在一些披着新技术、新载体外衣的工作群里,工作模式仍不过是“以文件落实文件”“以文字汇报代替实地考察”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版本。
 
  新瓶子里装的还是旧酒,虽然换了“马甲”走的还是老路。这一点,身处那些工作群里并深受其害的人并非不知,因为很多工作群创建的初衷,仅仅是自己“图省事”,不是为工作考虑。
 
  “无纸化”办公不等于抱着手机守着电脑的“五指化”办公,“智能化”办公更不能成为一些干部趋于懒惰、无所作为的“遮羞布”。
 
  工作需要新技术、新载体的助力,但最终追求的仍应是通过扎实工作赢得公信与点赞。
 
  清理一下过多过滥的工作群,整治一下群里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工作群真正“为了工作”“促进工作”,势在必行。
 
  三、前政治局常委:告黑状的人不能进领导班子
 
  来源:摘自李瑞环《看法与说法》
 
  李瑞环,这位木匠出身的国家领导人,有30多年的从政经历,自然有对做官独到的“看法与说法”。他那或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或声色严厉的殷殷忠告,或为一些问题的切切担忧,都令为政者警醒和深思。
 
  为官者的群众观
 
  “看不起劳动人民,这是社会道德上一种值得人们注意和警惕的不好的征兆。”
 
  如果讲服务业,我们这帮人都应该算“服务业”,因为领导就是服务,人人相互服务。
 
  为官者的实干观
 
  “要少讲空话,多干实事,空话连野猪都骗不了,何况人呢?”
 
  也许因为李瑞环自己就是从最基层干上来的,所以他特别强调官员的实干作风。1985年5月29日,时任天津市市长的李瑞环,就在《天津日报》上写了一篇评论员文章《兴邦之道——再谈少讲空话,多干实事》: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有些同志沾染了一些很坏的风气,他们习惯于坐在屋子里,豪言壮语,气吞山河,听起来似乎决心很大,道理很多,但只有唱功,没有做功,嘴行千里,屁股在屋里。
 
  为官者的实事求是观
 
  “许多在位的领导干部包括高级干部,在会上听到的都是“满台锣鼓响,一片赞扬声”,很少有谈这些问题和问题的严重性,谈问题怎么解决。”
 
  1990年4月28日,李瑞环在《人民日报》国内记者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了官员“言行要符合实际”的问题:
 
  在天津工作时有人问我,讲话为什么那么难,准备了很长时间,人家还说听着别扭。我说原因有三:一是水平问题,像我当木匠的,叫我当市长,现在管意识形态,当然就难;再一个是由于问题重大,需要慎重考虑,也比较难;还有一个是说的不是自己的话,不是怎么想怎么说,而是说违背本意的话,当然就困难,听的人也觉得别扭。我们是搞唯物论的,总是要力争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实际,但有时官越大越不容易符合实际。
 
  为官者的用人观
 
  “对一起工作的人,乃至对自己的下级,当面好好好,偷偷地跑到上边告一大状……决不能让这种人进领导班子!”
 
  我们现在的干部人事制度从下边往上边看,透明度很低,掩盖物太多,搞得有些神秘化。为什么有些干部怕领导不怕群众,在领导面前唯唯诺诺,在群众面前什么离谱的话都敢说,什么离谱的事都敢做,怕仆人不怕主人,就是因为他的命运在领导手里,吃谁的饭,当谁的官,拿谁的钱,把领导赏识和群众拥护看作两码事。
 
  我举这两个例子,想说明一个道理:许多人并不是鬼,是我们自己疑神疑鬼,结果把人变成了鬼。若干年来,在民族工作中,在其他许多方面,有没有这样的现象?
 
  为官者的学习观
 
  “有些文章写得不好,不是词汇不够多、句子不够美,而是在鼓捣字儿上花的时间太多,在研究事儿上下的功夫太少。”
 
  我体会最基本、最重要的是:硬着头皮去读,咬紧牙关坚持。就像古时读诗词一样,先会背诵,后解其义。这样做当然很苦,读书怎能不苦?自古以来都叫“苦读”,“寒窗苦读”,“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你不动摇,不松劲,只要你能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终究会迎来“蓦然回首”的新局面。
 
  四、基层“缠闹”现象的深层根源
 
  文章来源:人民论坛网
 
  一段时间以来,在一些地方基层治理中存在着“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流行病”,个别群众不顾法律和政策,遇事就闹,甚至催生出专业的“闹事团队”。
 
  有些基层干部自嘲,他们患了“恐闹症”。然而,也有群众表示,有些“闹”是出于无奈,正规渠道走不通,不闹问题就得不到重视和解决。这个看似死结的难题,折射出当下基层治理的软肋。要破解基层治理的这一问题,关键要分析其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导致基层“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根本原因在于基层治理体系不健全和治理能力建设滞后。
 
  群众诉求渠道不畅通,政府相关部门的回应性不强,使一些群众欲通过“闹”来解决自身利益问题。
 
  社会治理体系不健全,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尚未形成。
 
  如何从源头上破解“恐闹症”?
 
  强化责任担当和创新问责机制,疏通民众的诉求渠道,提升政府的回应力。
 
  加强法治建设,合理配置基层治理资源,提高基层政府应对群众诉求和化解矛盾冲突的能力。
 
  加快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建设步伐。
 
  广开言路,发挥媒体的监管作用。要摒弃“报喜不报忧”的错误舆论观,树立“客观负面报道也是正能量”“批评报道也是正能量”的观念,对各种热点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报道采取更多的包容态度。
 
  官场微小说《左右为难》
 
  水利局新上任的张局长,到任第一天就发现职工下午上班都迟到。办公室李主任解释说:“咱局离市中心远,来回不方便,职工中午回去现做饭,下午上班前赶不回来。”
 
  张局长想了想,道:“咱建个食堂,职工中午都在食堂吃,不就省得来回跑了吗?”于是,在张局长的关心指导下,食堂很快建好了。
 
  每天中午,张局长都和职工们一起在食堂吃饭。可是吃了几天,他发现一个问题:职工们不大愿意跟自己一起吃。本来有说有笑的,他一进来就安静了。
 
  张局长问李主任:“大家都躲着我,我到底哪里没做好?”
 
  李主任连声说:“不是您没做好,而是您和大家一起吃饭,大家不习惯,有些拘束。”
 
  张局长体谅地说:“还真没想到,那明天咱们早来早吃完!”
 
  从此,张局长就提前半个小时进食堂。不料,没几天,有流言传到了张局长耳朵里,说他不愧是当领导的,连吃个饭也优先……张局长忙把李主任叫来,说:“咱不要优先,咱拖后,等大家都吃完了咱再吃吧!”
 
  这之后,张局长就等职工们都吃完了再去食堂。可是吃了没几天,又有流言说,他后吃是因为吃的跟大家不一样,饭菜特殊……
 
  和大家一起吃不行,先吃不行,后吃也不行,这午饭到底该怎么吃?张局长问李主任,李主任想了半天,憋出一句:“局长,要不您别在单位吃了,回家吃吧……”无奈之下,张局长只能选择中午回家吃饭。
 
  这天,上级领导突然把张局长叫过去,很严肃地说:“有职工反映,说你们局建了食堂,你却天天中午回家吃。别人都能吃食堂,你怎么不能?不要脱离群众……”


上一篇:王牌阅官||山西偏关县委书记王源:我是“守关人”的后代

下一篇:2018年10月智库“官”察周报(总第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