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专题研究 NEWS

中国式现代化|上官同君:夯实“底盘经济”,筑牢“现代化”之基

时间:2022-11-26来源:王牌智库 作者:王牌智库 点击:
导读:
        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新论断,受到广泛关注,引发强烈反响,尤其是激发了中国式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与信心,夯实“底盘经济”,筑牢“现代化”之基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再次迎来新时代风口。
 

01
以“首要任务”促“中心任务”:
彰显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生命力
       二十大报告明确定调,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同时,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心任务中,高质量发展是开局起步期的首要任务。一中心,一首要,清晰地概括了推动高质量发展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作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当下面临的困难也很多,高质量发展承担的是挑大梁,打头阵,做开路先锋。
       回顾过去的五年,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2017年,中共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基于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变化以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变化做出的重大选择。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我国经济高质量”到“我国高质量”的转变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更深远的考量。
      如今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从十九大到二十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这充分彰显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生命力。如何长期坚持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旗帜和内生动力。

02
“中国式县域高质量发展”
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底盘支撑
       在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开局起步期,夯实“底盘经济”最关键。作为中国基层治理的责任主体,县域应该扛起担当,积极构建中国式县域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王牌智库认为,中国式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就是中国式现代化县域经济生态空间,就是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优势,整合有效资源要素,建立健全现代化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体系,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战略导向和专业化系统解决方案,以“主题城市+特色乡镇+美丽乡村”三大投资抓手,推动多元化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和县域发展共同富裕经济体系建设,最终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贡献县域力量。推动实现中国式县域高质量发展,需要重点做好以下三大要求:

要求一:实现中国式县域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行政能力持续提升。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经济现代化。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依托与地方政府行政能力的持续提升,即县域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提升。
       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市域经济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眼点,要求地方党委政府必须具备新发展理念,其中,一个重要的支撑点就是提升地方党委政府的行政能力和决策水平。另一个支撑点就是地方政府推动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因此,要搞清楚责任主体和主体责任。党委是决策者,政府是执行者。地方主政者如何实践国家战略、落实政策,做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全面提升政府的行政能力是关键;另外,地方党委政府要凝心聚力,切合实际地找到推动中国式县域高质量发展方向和目标。

要求二:中国式县域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打造县域现代产业体系。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是产业。新时代的中国式现代化县域产业体系,是构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没有产业基础或者产业体系不完善,资源和人才形成短板,县域经济发展就会面临收缩风险,呈现“凹陷”之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目前,我国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达65%左右,中国有超过9亿人生活在县域经济圈,足见县域经济体的重要性和承载力。因此,要想保持县域人口动力与活力,必须持续打造县域现代产业体系,通过发掘县域特色资源,壮大特色产业,实现以产业留住人口,吸引人口就业,形成人才与产业高地,实现共同富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根据县域类型分类施策。对农业主导型县域而言,要着力解决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农产品在地工业化加工不足、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滞后等问题;对于工业主导型县域而言,要着力解决主导产业及产业集群式发展等问题;对于旅游服务型县域,要注重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休闲康养等产业紧密结合。

要求三:中国式县域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区域协调发展要求县域要重塑发展新格局,构建中国式县域经济圈。县域经济生态空间构造中的土地资源红利与人口资源红利、主导产业资源,一并构成县域空间创新发展的三大强力支撑。未来县域发展要不断突破行政边界的限制,探索融入城市群、县际共建园区等合作发展模式,县域范围内联镇、联村发展也将成为新趋势。
       总之,“量大面广”的县域是中国发展的“底盘”,县域所承载的人力之众、产业之基、空间之广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基础。实现中国式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地方政府需要做好人口、产业、空间三大文章。

03
实现“中国式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需要系统解决方案
       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就县域经济发展领域来看,当前县域发展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系统观念?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模式向高质量发展模式转换的过程中,不难看出,由于各地县域区位和资源禀赋不同,以及发展思路与模式不同,内地与江浙及沿海各地县域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差距和不同。但总的来看,以市域经济和县域经济为主体的区域经济,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资源要素流通不畅、传统产业占比过重、产业链发育不全以及产业转型升级乏力等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集中在县域经济发展领域。因此,二十大报告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实现中国式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全新的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不能再沿袭过去传统的各自为政、散乱发展的思路,而是要站位于新时代中国式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全面、准确、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把谋划新发展格局放在地方党委政府发展经济的首位。尤其是加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战略导向和系统解决方案,要学会借势,借力,借脑,借资源,借发展思路,借发展模式。因为,中国式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即把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置于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之中。无论是解决发展问题,还是构建发展格局,都要有一种系统性思想、系统性观念、系统性思维、系统性战略和系统性方法,以系统性思维解决问题,以系统性思维构建产业格局,从而体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性、全局性、专业性与可持续性。
        王牌智库一直秉承系统观看问题并解决问题,秉承以系统解决方案助力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多年来,王牌智库始终以顶层设计战略+系统解决方案,助力县域经济重塑价值体系,再造价值空间,实现中国式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下,如何实现中国式县域高质量发展,需要做好诸多课题研究,才能最终“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一是把握好当前的政治形势和政策导向,用足用活政策红利资源,做好县域经济新业态、新格局的顶层设计研究策划;二是做好新发展理念条件下,立足本地县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一县一策,一乡(镇)一策,一村一策,突出本地主导产业优势和县域经济特色,持续构建县域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是做好真正意义上解放财政,做到保工资、保民生、保运转,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总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战略进程,首要任务和重要抓手,就是推进中国式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夯实县域经济“底盘”,筑牢“现代化”发展之基。关键是,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底,需要有实力有影响力的实战智库参与。王牌智库具有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两大课题研究成果和实践应用赋能机制,“主题城市+特色乡镇+美丽乡村”新型城镇化三大投资抓手,发挥智库“懂政府、懂市场、懂企业”的优势,助力地方政府转型市场化和专业化招商,谋划县域经济发展落地实施重大项目,并有信心有决心把王牌智库做成中国式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型模式的“供应商”。
(作者系王牌智库首席专家、董事长)
本文部分内容首发于河南日报顶端新闻中原策专栏

上一篇:上官同君:稳固智库根基 坚守智库生命线

下一篇:中国式县域现代化②|上官同君:练好这6大招式,推进县域经济体实现区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