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0个关键词告诉你,新时代“大党”什么样
来源:求是网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说到“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一起来看新时代“大党”什么样?
1、先进
党的作用、地位和生命力,根本上在于是否始终保持自己的先进性。
2、为民
党的宗旨、基础和力量,根本上在于是否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并受到人民支持。
3、善治
党处于执政地位,就必须具有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能把社会和国家治理好。
4、改革
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受到人民拥护和世界欢迎。
5、民主
民主是人民的要求和时代的潮流,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6、法治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根本方式,也是衡量一个党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
7、廉洁
廉洁是先进政党的基本形象,也是人民群众衡量和选择政党的重要标准。
8、奋斗
党的一切成就都是通过奋斗取得的,中国共产党历来以艰苦奋斗闻名于世。
9、开放
世界唯有开放才有活力,政党只有胸怀博大才能包容天下。
10、文明
政党的责任是推动文明进步,自身当然也要有高度的文明素质。
二、县委书记:我们为什么这么焦虑?乡镇干部一听到属地就想哭
来源:瞭望智库
中部一位年轻的县委书记说,“一把手更需要心理医生”。作为聚光灯下的基层领导,“一把手”是基层干部中的“关键少数”。但长期以来,我们的关注点大多集中于基层一把手的权力与责任,而他们作为普通人所肩负的特殊压力以及身心健康问题,更加需要关心与辅助。
根据调查与研究结果,基层一把手的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
其一,“一把手”的使命与责任。
其二,干部的本领恐慌。
其三,问责风险与追责压力。
其四,对家庭的亏欠与负疚。
情绪劳动:阳光心态的带动者
上一刻生气发怒,下一刻可能就要笑脸相迎;上班压力大,下班又不能把负面情绪带给家人;还要做到“不迁怒、不贰过”。这些对一把手来说都非常重要,它们都是情商的体现。
基层一把手不仅是党委班子带头人,也是整个政府机关、甚至整个地区的带头人。作为一把手,无论遇到怎样的压力和挑战,工作时间里都必须尽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把积极、阳光、充满干劲与信心的情绪传递给下属。一把手的岗位特点决定了个人的心态和工作作风,这对整个地区都有深远的影响。所谓“以党风促政风,以政风带民风”,其根本和源头都在党委班子。一把手个人的阳光心态以及行为,是其班子、队伍以及人民群众看在眼里的“风向标”。
抗压机制:内外兼修多管齐下
基层“一把手”心理压力超负荷的现象背后,既有个人原因,也有岗位特点。增强抗压能力,需要从个人和组织两个角度、多个方面共同着手:
内修:保持身心健康,提高身体和心理抗压能力。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一个整体,相辅相成,良好的身体状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现,也是应对繁重工作压力的基本保障。
外修:组织的严管与厚爱,所谓“厚爱”不只是提醒与保护,还体现为尊重并爱护每一个干部,为干部的身心健康与个人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三、这个省出台重磅措施:乡镇干部经济待遇高于县级机关同职级干部10%~20%!
来源: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网站、山东省政府官网、决策杂志
允许符合要求的公职人员回乡任职;乡镇干部经济待遇一般高于县级机关同职级干部10%~20%;村主干基本报酬按不低于当地(以县为单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倍标准,等等。
11月15日,福建省公布了《关于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条措施的通知》,加快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建设美丽、文明、善治、殷实乡村。文件中提出了很多备受关注的具体措施。
公职人员可回乡任职,工作离家从未如此之近
为鼓励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激励机制,如下:
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2018-2022年每年选认1000名以上省级科技特派员到基层开展服务创业,促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向二三产业拓展。
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引导和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允许符合要求的公职人员回乡任职。
拓宽农技员选聘渠道,从农业乡土专家、种养能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退休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以及科研教学单位一线服务人员中选聘一批产业紧缺、农民急需的特聘农技员。
乡镇干部经济待遇一般高于县级机关同职级干部10%—20%
为了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福建省提出了一系列力度很大的激励制度,如下:
完善基层干部激励机制,按照相关规定对在推进乡村振兴中表现突出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给予表彰,对受表彰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优先考虑,对受表彰的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在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时给予政策倾斜。
大力选拔使用优秀基层干部,从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人员中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适当提高基层事业单位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切实提高基层干部待遇,落实乡镇工作补贴政策,并向条件艰苦的偏远乡镇和长期在乡镇的工作人员倾斜;乡镇干部经济待遇一般高于县级机关同职级干部10%—20%;健全公共财政支持和村级集体经济收益自我补充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村主干基本报酬按不低于当地(以县为单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倍标准,其他村干部的基本报酬按照村主干基本报酬60%左右的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文件中对于乡镇干部、村干部的经济待遇标准规定到具体数值层面,这一点目前还不多见。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广大乡镇工作人员非常关心的待遇问题,今年山东出台的一份文件中,也有与福建类似的举措。
7月,山东省出台了《关于推广经济发达镇改革试点经验深入推进乡镇(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提出的一些新规引人关注。
意见中提出,将严格执行乡镇工作补贴政策,允许有条件的地方提高乡镇工作补贴标准,建立基层干部差别化激励机制,研究制定符合基层实际、与工作绩效挂钩的正向激励办法,对在条件艰苦的偏远乡镇和长期在乡镇工作的人员给予适当倾斜。全面落实乡镇工作人员各项待遇政策,确保工作人员收入高于县直机关同职级人员水平。认真落实公务员年终一次性奖金政策,确保足额兑现发放。乡镇(街道)机关事业单位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可以提高到20%。
四、人民日报:基层有些形式主义,是上级的官僚主义“逼”出来的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楚波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当前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近年来曝光的典型问题来看,有“开个长会研究一下怎么开短会的问题”“连发三份文件通知要求精简文件”的部门;有“学习借鉴”其他单位扶贫总结,标题、内容甚至数据都懒得改的单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现象林林总总,干部反映强烈,群众深恶痛绝。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首先要认清其本质,深挖其根源。没有人天生是形式主义者、官僚主义者,但由于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既不敢理直气壮地坚持原则,又提不出切实可行的举措办法,事到临头,只好绕开矛盾和问题,将上级精神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不管是否符合现实情况,也不管是否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不坚持实事求是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本质,也是其滋生的重要根源。
曾有基层干部举例:“某天晚上8点多来了上级电话,通知全县在第二天12点之前,摸清楚全县某某行业的生产情况。即使不睡觉、通宵达旦摸排,也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但上级的指令就在那,到时间非得交差不可。”怎么办?只能堆材料、造数据应付了事。从某种意义讲,基层有些形式主义是上级的官僚主义“逼”出来的,但两者本质都是不能坚持实事求是。
诚然,现实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通常会摆出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有时界限也不是那么明显,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和隐蔽性,甄别起来有一定困难。但不管使上什么“障眼法”,只要用实事求是这把“尺子”去衡量,就能让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出“原形”。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四风”具有反复性、顽固性,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如何常抓不懈?一方面要把自己摆进去。对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家习惯于指向第三人称,似乎所有问题都是“他”的,“我”永远是旁观者甚至受害者,“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要把自己摆进去,敢于拿自己开刀,只有这样,病灶才能得以根治,滋生的土壤才能得以铲除。
另一方面要做到与时俱进。我们的许多决策、做法在一定时期可能符合实际、效果很好。但如果一成不变,什么都按以前的做法,那么就存在沦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可能。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实践也是不断进步的,如果不与时俱进,就不可能真正坚持实事求是,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错误也就在所难免了。
官僚主义害死人、形式主义累死人。每一名党员干部,无论职务高低,都应该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克服形式主义的顽疾,以求真务实的面貌力戒官僚主义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