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变型记”:晋江乘风破浪的“压舱石”——咬定实体经济不放松
时间:2018-09-06来源:王牌智库 作者:acebm 点击:
次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王牌智库”特别策划《县域“变型记”》专栏,以部分县域经济强县为样本展开深入研究,以反映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我国县域经济转型发展之路,希望在新的发展坐标系下,启发各县域如何转型发展的新思路,敬请关注。
本期推出“晋江篇”,重点考察晋江缘何对发展实体经济“一往情深”。
晋江印象
福建晋江,位于东海之滨,唐开元六年置县,商通四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不仅人文荟萃,素有“泉南佛国”、“海滨邹鲁”等美誉,这里还是文化融合的典范——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在此融合。改革开放40年来,晋江的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2017年,晋江全市GDP1981.5亿元;财政收入212.23亿元;晋江经济总量连续24年居福建省县域首位;2017年度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晋江位列第八位。
晋江的发展变化,实际上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它在中国县域现代化建设上具有鲜明的示范效应。
——已故社会学家陆学艺
晋江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发展成就,成为中国县域现代化建设的样板,根本原因就在于晋江选择并“始终坚持立足本地优势和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最佳方式加快经济发展”——紧紧握住实体经济这块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咬住实体经济不放松,正如晋江市委书记刘文儒所说,“实体仍然是我们的立市之本”。
晋江乘风破浪的“压舱石”——咬定实体经济不放松
如今的晋江,据统计资料显示,实体经济创造的产值、税收和就业岗位占全市的95%以上,其中,两个年产值超千亿元产业集群拔地而起,5个超百亿元产业集群次第开花,赢得了“中国鞋都”“中国伞都”“中国食品工业强市”“中国陶瓷重镇”等美誉。
晋江实体经济之所以“出彩”,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以下三个因素至关重要,一是福建商帮的实业传统,二是晋江第一批企业家对发展实体经济的执著,三是晋江政府对实体经济的引领与服务。
福建商帮的实业传统
任何一支部队都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这种传统和性格,是由这支部队组建时,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和气质决定的,他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失,人员更迭,这支部队灵魂永在。同志们,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的军魂。
——都梁长篇小说《亮剑》中李云龙语录
福建商帮以海商为主体,它初兴起于晋唐,经过宋、元两代的不断发展,而全盛于明清时期。陈支平等人认为,福建商帮不同于其他商帮之处体现在,一是多阶层的商人组合,二是乡族势力与商人集团的结合,三是海上贸易与移居国外的相互促进等。需要说明的是,不能过度美化福建商帮,在某些方面福建商帮同样“劣迹斑斑”,如亦盗亦商的武装贸易形式以及内外勾结与山海兼顾等。
晋江在地理位置上紧挨着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而“海上丝绸之路”实质上就是一条“实业之路”。《中国十大商帮》一书中记载,据不完全统计,明代福建海商所经营出口的中国商品达230多种,这些商品大致可以分为手工业品、矿产品、水产品、农副产品、动物和肉制品、干鲜果品、文化用品及中草药等8大类,其中尤以生丝及纺织品、瓷器、糖制品等为最大宗。关于进口的商品,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举例漳州月港,认为仅漳州月港的进口货物就达116种之多。这些进口的商品,除了传统朝贡贸易所包括的香料、宝货及海产山珍之外,手工业原料、手工业制品、农副产品、矿产品等的比重都有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总的来看,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福建商帮走的都是“实业之路”,晋江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进出口贸易中走的也是“实业之路”,可见晋江对实体经济的“钟情”是有历史原因的,延续的是福建商帮的实业经商传统。
晋江第一批企业家对实体经济的执著
要记住,信用就是金钱。如果一个人把他的钱放在我这里,逾期不取回,那就是将利息,或者在那段时间用这笔钱可以得到的一切给了我。只要这个人信用好、信誉高,并且善于用钱,这种所得的总额就会相当可观。
——摘自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经典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从历史传承的维度来看,晋江无疑延续了福建商帮的实业传统。而从现实实践的维度来看,第一批企业家对实体经济的执著精神才最终塑造了晋江的性格和气质,林聪颖、许连捷就是其中的代表。
林聪颖,九牧王男装董事长。关于为什么创业,林聪颖回答得很坦诚,“当初下海的动机很简单,赚更多的钱养家糊口”。许连捷,恒安集团CEO,被誉为“闽商教父”,也有相似的经历,他说:“小时候,我们三兄弟没有住处,经常吃了上顿不知道下顿在哪里。那时候,家里经常断粮,母亲就去山上找野地瓜、菜瓜来给我们充饥。”“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是林聪颖、许连捷不得不面对的最大的现实,逃避的大门已经关闭,一丝丝的迟疑都是奢侈品,唯有“求变”大胆往前走才有出路。
“咬定实业不放松”,林聪颖、许连捷的“实业之路”起步了。1989年,林聪颖租了一处500平方米的房子,开办了磁灶镇第一家服装制造厂,它是如此简陋:亲戚朋友是工人;几台二手锁边机、裁床、缝纫机、剪刀、凳子就是全部家当;城镇里的老裁缝是最高级的技术工人。1984年,许连捷将所有资金投入到了当时在内地还是一片空白但市场潜力巨大的卫生巾市场,成立了恒安集团的前身--恒安实业有限公司。在那个时期,卖女性用品,最难的是过心理关,“当时妇女说卫生巾这个词都羞于启齿,但是我们就5个男推销员上门推销”。就这样,靠着努力奋斗,1992年,“安乐”卫生巾市场供不应求,许连捷也收获了恒安事业的第一个高峰。
“诚信”让实业之路更通畅。“这种有质量缺陷的产品绝对不能上市场,我给你三天时间解决问题。”林聪颖对车间主任如是说。三天期限到了,裤子质量问题最终也没有解决,林聪颖当着员工的面“火烧次品库”,给员工补上了“诚信课”。“苟不教,父之过”,可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许连捷的“诚信观”源于其父,父亲反复叮嘱许连捷,“做生意一定要讲诚信,做不到的事不能乱承诺,承诺给别人的事情只能是七分,八分都不行。人一旦失去诚信,趴下了就很难翻身”。诚信之花绽放,林聪颖、许连捷的实业之路也更畅通:1998年,恒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于在香港成功上市,2017年收入为收入19,825,031千万;2011年,九牧王成功在上海A股挂牌上市,其中品牌知名度达到80%,品牌价值达80亿。
晋江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晋江政府的引领与服务
咬住实体经济不放松是晋江企业家的“传家宝”,也是历届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的执念。
——晋江市委书记刘文儒
晋江政府对晋江实体经济的引领与服务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府自身的精准定位。“领路人、推车手、服务员”是晋江市党委政府对自身的精准定位。“领路人”就是政府把科技创新置于壮大、做优、提升实体经济的核心地位;“推车手”就是政府建立良好的营商环境,“雪中送炭”,主动帮助实体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特别是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服务员”就是政府服务好实体经济这个发展动力源泉,通过提供服务,实现晋江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进而培育新的增长动力。
二是“一杯清茶”里的政商关系。晋江的政商互动形式可以用“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十六个字概况,“来了就是一杯清茶,现场解决问题,谈完就走,没有多余的应酬”。“一杯清茶”的好处在于,能够增进政商彼此的信任、堵上设租寻租的“口子”,减少沟通互动成本,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
三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首先,晋江提出了“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的“四办”理念。其次,晋江践行“两单融合”理念,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合二为一”;最后,细化量化清单,梳理出来“最多跑一趟”“一趟不用跑”清单共1149项并在政府网站公布并实施。
王牌智库观点:县域经济扛起振兴中国实体经济的担当
当前,振兴中国实体经济面临“内忧外患”的双重挑战。从“内忧”看,国内经济“脱实向虚”趋势愈加明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量经济资源从实体经济流向虚拟经济且速率加快,最终导致虚拟经济从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服务的正常轨道上“脱嵌”,通过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攫取暴利财富,同时也引发经济风险。二是,虚拟资本快速高效地吞并优质实体经济。在中国,资本运作不是为了整合低效低能的企业,而是为了拼命收购优质企业,最终优质的实体经济被资本“俘虏”,留下“一地鸡毛”。三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热衷于搞“资本投机”,对发展实体经济“嗤之以鼻”。这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或者说新一代企业家,正如经济学家郑永年所说,“拼命施展他们所具有、前面几代企业家所没有的‘投机精神’来发财致富”。
从“外患”看,主要来自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再实体化”的压力。当前,关于中美贸易战的争论“甚嚣尘上”,至于中美两国最终该如何收场,目前的局势还不明朗。但可以明确一点的是,特朗普必将会更加迫切地、更有力度地通过“再工业化”“再实体化”重振美国实体经济。而美国在资源、技术、法治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相较美国,中国实体经济的附加值水平低,盈利水平有限。
“未雨绸缪,不可不虑”。在中国经济“脱实向虚”趋势愈加明显与美欧国家“再工业化”“再实体化”战略推进的双重挤压下,一旦虚拟经济的泡沫被戳破,势必对中国的实体经济带来极大冲击。正如,实体经济的发展对晋江“县域经济强县”的地位功不可没,全国县域经济强县的经济数据普遍表明:以实体经济为主导的第二产业是百强县发展的主要动力。王牌智库认为,县域经济体可以在振兴中国实体经济领域发挥“先锋”作用。不断内化并践行“晋江经验”,壮大、做优、提升实体经济,必将推动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