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动态 NEWS

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抽离效应”对乡村振兴的负效应

时间:2023-06-20来源:未知 作者:acebm 点击:
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抽离效应”对乡村振兴的负效应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部门转移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大量农业“优质劳动力”长期持续转移导致的“抽离效应”正在破坏乡村振兴的基础。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必须综合谋划、多向施策,努力破解农村劳动力转移“抽离效应”。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抽离效应”的现实特征
 
1.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发农民生产生活“双失序”
 
一是大量年轻人已经不在农村生活和从事农业生产,实际留在农村的人群总体年龄偏大、知识水平偏低、性别结构失衡。数据显示,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平均年龄超过45岁,60岁以上占30%,初中学历以下或身体患疾的比例近40%,女性比例逾60%。二是相当比例的农民已经把农业当成副业或者兼职,自有农田外包、转包或者半工半耕等情形较为普遍。课题组在安徽阜阳调查显示,85%的农户闲时打工、农忙劳作,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仅为3.2小时/天,超过35%的农户存在将土地转包、流转或抛荒的情况。三是农民在农村实际生活的时间大幅缩短,很多是只在节日、假期或农忙回来,平常大多生活在城市,同时在城镇购房和保留农村住宅的比例较高。以河南信阳某农村为例,全村共956人,超过700人常年在外地打工,基本上只在过年过节、婚丧嫁娶等时间返乡,实际生活在农村的时间仅为约90天/年,超过60%的家庭已经在城里(县城或其他城市)购房,但仍保留农村住宅。
 
2.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发农业农村农民“三逃离”
 
一是农村转移劳动力“脱离农业”,不愿意从事农业的观念一代比一代普遍。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超过三代农村务工人员和进城转移人口,愿意从事农业的人数越来越少。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农业就业人员数为1.77亿,已经连续20年减少,40岁以下青年人愿意从事农业比例仅约26.2%。愿意从事农业的高层次人才更少,大专以上学历的农民占比低于8%。二是农业转移劳动力“逃离农村”,不愿意回农村居住生活。据调查,超过60%的外出务工农民想要在城市定居,选择返回农村居住的比例仅为21.7%,农村人口通过外出务工、升学就业和代际随迁单向流出现象普遍。三是农村转移劳动力“远离农民”,不愿意当农民,甚至是轻视农民身份,看不起农民。调查显示,高达69.7%的社会大众、农村转移劳动力轻视农民身份,超过70%的农村务工人员认为自身贡献不被尊重,近90%的父母对孩子教育是“跳出农门”。
 
3.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发城乡要素循环“双错位”
 
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务农和务工双重身份转换影响土地流转和使用效率,土地可流转时间短,不确定性高。据测算,约51.2%的农村外出务工家庭选择过土地流转,但平均时间仅为1.6年,承包方更换频繁。二是相当比例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镇购房同时也拥有农村宅基地,双重占用住宅土地的现象普遍。调查显示,约73.2%的农村流动人口既拥有农村住宅,同时又在城镇购置住房,平均每户占用宅基土地面积超过150平方米。三是农村转移劳动力脱离农业迁往城镇过程中,其家庭或子女在城市购房和生活支出导致农村资本财富反向流动,形成了城市对农村的剥削。在山东、安徽等地农村,男青年结婚在城市购房是普遍现象,平均支出要达到30万元/户,相当于10-12年家庭纯收入,超过50%的农村家庭还会不定期给城市的子女生活补贴,平均金额每年也有2-5万元。
 
二、劳动力转移“抽离效应”的负面影响
 
1.农民生产生活失序制约乡村产业振兴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在农村实际生活和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越来越少,乡村产业发展越没有劳动力支撑,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越没有规模经济,乡村产业振兴和民生改善无法形成良性循环。一方面,劳动力规模减少和素质下降抽离了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关键要素,产业凋敝使得就业容纳能力下降,进一步引发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另一方面,农村生活居民数量减少和时间缩短破坏了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空间基础,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设施分散低质等影响民生质量和生活体验,会让农民更加不愿意在农村生活,乡村地区的民生改善进一步丧失了可行性。
 
2.农业农村农民逃离导致乡村人才断档和农耕断续的连锁冲击
 
越来越多的农民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不想当农民、看不上农民身份,对新一代农村人才积累、农业生产力储备和农业文明赓续形成了连锁负面冲击。一方面,轻农观念加上脱农行为形成了不利于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很多年轻人都不会种地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会随着现有农民年老退出而产生断档,农业生产持续和代际更替面临困境;另一方面,轻视农民、远离农民的观念持续,会进一步加剧工业化和城市化文明对农耕文化的蚕食,农耕文明赓续面临巨大冲击,破坏乡村振兴的文明承载基础。
 
3.城乡要素循环错位诱发土地利用低效和资本剥削的双重增负
 
农民务农和务工双重身份转换导致土地流转不畅、住宅土地双重占用和乡村资本反向流动等现象,形成了对土地利用和资本流转的双重增负。一方面,土地流转不稳定影响规模化耕种和土地利用率。在江苏的一些农村,农民外出打工不能耕种土地也不一定会转包出去,为了方便自己随时回来种,宁愿让土地暂时荒废;同时也存在为了拆迁把城市子女户口回迁到农村占地的“逆城镇化”、住宅土地双重占用等问题,加剧了土地浪费;另一方面,农村各种生产物资都来自工业和城市,工业成本上涨会通过化肥、农药、燃料等转嫁给农业,城市高房价对农民财富产生剥夺,形成对农业农村资本的双重虹吸,农民负担增加。
 
 
三、 破解“抽离效应”促进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1.聚焦产业振兴和民生改善,加快农民回归安居乐业
 
一是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分类甄别和评估产业承载能力和民生覆盖情况,明确薄弱短板;二是试点实施以县城为中心的“圈层环聚”计划,重点聚焦吸引中青年农村劳动力,优化产业布局和改善公共服务,构建“县城-乡镇-中心村”三级多层的网络化劳动力容纳体系;三是在有条件的省市建设“吸引转移劳动力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县,探索县域发展支柱产业和改善民生加快农村生产生活主体回归的经验,特别是围绕吸引留住新一代农村劳动力,关注生活便利、子女教育、个人发展晋升等需求,构建“亲青年人”的农村环境。
 
2.聚焦人才培养和报酬提升,增强“三农”地位价值认同
 
一是加大力度支持农业相关领域人才培养,推广实施“免费农业生”计划,在重点省市开展农业相关领域专业人才定向培养、定制培养,同时在就业环节试点一线农技人才纳入事业编制;二是实施“农民劳动补贴”工程,在以农田为量化的农业补贴基础上,试点推广关联农民人数和劳动时长的补贴计划,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投身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报酬水平;三是加大基层政府对农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扶持,在有条件的行业和领域开展农民职业化试点,依托市场化农业组织推行农民月薪制、年薪制、职级晋升和资格认定;四是加大舆论宣传和观念引导,弘扬职业平等、以农为荣的正确价值观,扩大“农民丰收节”的影响力,开展全国性的庆祝活动和表扬表彰,建议国务院设立“敬业农民奖”,在农业领域和农村区域定期开展评选工作。
 
3.聚焦土地流转和资本循环,构筑乡村要素储备防护区
 
一是试点实施村级土地托管计划,探索建立农村流转土地储备制度。借鉴金融储蓄模式,鼓励流转土地存储至村集体,由村组织负责统一管理和对外经营承包,上级政府提供财政金融支持和招包引资服务;二是构筑非生产资本下乡防火墙,重点关注非法集资、金融诈骗、垄断资本等对农业农村领域的渗透。积极防范农村购买商品住房引发的现金流风险,坚决贯彻“房住不炒”政策,谨防“土地财政”对农民财富虹吸。持续完善农业补贴机制,探索依据生产要素投入为基准的补贴模式,精准减轻农民负担。
 
 
 
 


上一篇:上海财大校长刘元春:从十大现象看当前宏观经济

下一篇:宏观过得去,微观过不去,反差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