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党组书记韦韬,对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有哪些重要论述?
时间:2025-07-08来源:未知 作者:acetouzi 点击:
次
公开资料显示,韦韬,男,壮族,1970年4月生,广西罗城人,1992年7月参加工作,199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韦韬曾在广西工作多年,担任过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等职,2017年12月任玉林市委副书记,2018年1月当选为玉林市市长,2020年3月任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
2021年2月,韦韬跨省履新,升任山西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
2021年10月,山西省委换届,韦韬当选为省委常委,同年11月担任太原市委书记,直至此次回到广西任职。
今天,我们汇总整理了韦韬针对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的一些重要论述,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服务好现有企业就是最好的招商引资,要实实在在地为企业纾困解难、帮助企业发展。要着力破解“融资获取难”。健全常态化政银企互动机制,拓展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实施企业上市“添翼行动”,降低融资门槛,拓宽融资渠道。要着力破解“市场准入难”。全面落实国家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做到清单面前“人人平等”,清单之外“英雄不问出处”。要着力破解“审批办事难”。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流程,精简审批事项,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造最优营商环境。要着力破解“账款回收难”。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加大执行力度,强化约束惩戒,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要着力破解“人才引留难”。不断完善人才政策,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力度,为企业招引、培养、留住更多人才。
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服务大局。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化入企服务,市级领导带头落实包联项目工作机制,用好专班工作法,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梳理问题清单,实行台账管理、动态销号,助力企业稳产满产、项目建设提速增效。要创优营商环境,强化政策供给和要素保障,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做到服务无处不在、监管无事不扰,全力为企业在并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汇聚发展合力,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搭建高水平合作平台,联合开展招商引资,共同谋划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在持续深化市企合作中实现共赢发展。
二、招商引资是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必须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再接再厉,努力实现更大突破。要找准抓手,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持续优化招商图谱,精准对接项目,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实效性。要创新理念,学好用好12种招商方式,总结运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和京津冀考察招商经验,积极开展各类招商活动,以更加务实管用的举措引进更多优质项目。要靶向攻坚,紧盯项目落地堵点难点痛点,全面落实领导包联、专班推进等措施,强化服务保障,切实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把握未来趋势,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前提条件。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的殷殷嘱托,进一步坚定转型发展蹚新路的信心和决心。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要抢抓机遇,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发挥好太忻经济区、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双引擎作用,主动引领全省“一群两区三圈”新布局。要充分发挥太原文化底蕴深厚、产业基础雄厚、创新资源集聚、交通区位优越、干事氛围浓厚优势,保持战略定力,加快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太原在全省的首位度和在全国的影响力。
要统筹把握明年经济工作的总盘子。着眼强化省会城市担当、着眼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着眼落实“四个走在前列”要求,坚持系统思维、科学谋划,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兼顾当前与长远、结合需要与可能,科学合理确定明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既要跳起来摘桃子,提振信心、引导预期,又体现积极稳妥、能够实现,处理好各项经济指标之间的协同性,推动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良性循环,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快速度的发展,当好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为全省经济稳步向好作出太原贡献。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统筹兼顾,抓住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加快推动太忻经济区建设,将其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头号工程,聚焦“一年见效、三年成形、五年成势、十年成城”的目标,以“六个一”为工作抓手,推动改革集成、创新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加快构建太忻经济区建设的“四梁八柱”。加快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坚持“一个核心、一体两翼、多方协同”,以加快太原晋中一体化为切入点,推进规划衔接、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治理、公共服务、要素配置一体化,推动形成中部城市群协同发展新格局。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强龙头、延链条、建集群,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潜力。加快创新招商引资机制,从思路理念、运行机制、模式方法等方面全面改革,用好外部智囊及专业机构,紧盯世界500强、大型央企、知名民企以及行业领军龙头企业,以企引企、以商招商、精准招商,实行市领导包联负责的项目经理制,全程跟进、全过程推进项目开工建设投产。加快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决破除僵化保守、狭隘封闭、随遇而安的观念,大力弘扬敢闯敢试,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精神,旗帜鲜明为改革者鼓劲、为实干者撑腰、为担当者负责,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增加发展动力、释放创新活力。
谋划明年的经济工作,要准确把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要求,正确处理五个重大关系。处理好稳与进的关系。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稳的重点放在稳住经济运行和保持社会稳定上,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把进的重点放在深化改革开放和调整结构上,谋划发展新思路,推出改革新举措,推动重大工作、重要改革、重点项目取得新进展。
处理好一、二、三产协同发展的关系。高度重视第一产业发展,补齐短板、接二连三,大力发展都市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着力培育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农耕体验等新业态;
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培育,全产业链布局、招商、服务,推动产业横向联动、纵向贯通;
做优做精第三产业,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能耗双控、生态环保的关系。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能源高效率利用,突出降能耗强度,大力发展低能耗项目,限期调整退出高能耗项目,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更加注重环境高水平保护,“治企、降尘、管车、控煤”并举,加强以汾河为重点的河湖水生态治理,进一步增大环境容量,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处理好增量与存量的关系。按照省委产业转型两个方面的要求,既要扩增量招商引资,全力以赴引进建设一批战略性、引领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有效延伸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又要稳存量提质增效,全力支持服务保障现有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开拓市场,促进企业转方式、调结构、扩产能,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处理好市、县与综改示范区、太忻经济区的关系。市一级要树立“市域”概念,全力支持服务保障好太原范围内所有市场主体;县(市、区)要树立“一盘棋”理念,加强与“两区”的沟通对接和服务保障,充分利用和放大“两区”溢出效应,实现共同发展;综改示范区、太忻经济区要优势互补,在产业转型、招商引资、资源配置、基础设施、人才队伍等方面统筹规划推进,联手打造支撑山西中部城市群的产业高地。
四、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我市发展数字经济基础扎实、前景广阔,要增强机遇意识、主动担当作为,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一要不断完善政策。系统梳理国家及省各项政策举措,深化改革创新,加大政策供给,推动政策体系有效衔接,形成政策合力。二要打造集聚平台。依托龙头企业,强化园区载体支撑,吸引相关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引领性、示范性的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三要积极招商引资。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强化市县联合,加大要素保障,引育更多优势企业、领军企业,共同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四要推动数实融合。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找准数实融合着力点,创造更多应用场景,加强部门协同配合,统筹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五要争取各方支持。主动对接国家部委和省直厅局,全力争取国家及省政策支持,深化与重点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交流合作,推动更多试点、前沿技术、科研成果在太原落地。六要培育专业队伍。认真学习先进地区成功经验,全面加强专业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本领能力,为推动我市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