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动态 NEWS

关于招商实务的四点思考建议

时间:2024-12-17来源:未知 作者:acetouzi 点击:

深圳市提出“工业立市,制造当家”,招商工作再次发力。在制度安排上,十多年前,深圳就效仿香港成立了投资推广署,推动专业化招商。在方式方法上,驻点招商、产业链招商、机构招商等等,也是深圳先行一步,为全国探索了经验。通过这次学习,我有四点体会:

一、专业招商的“精与稳”

这次通过与深圳专业招商人士的交流,感受深圳招商团队在政策把握、产业研究、走势分析、商务谈判技巧等方面,确实极深研几。如政策研析方面,第一时间获取中央政治局相关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家部委有关经济政策,提前发现新的热点赛道、研判产业前景、分析投资特点、挖掘潜在市场主体,在此基础上及时出台相关政策进行配套,抢占招商先机;再如制造业投资方面,通过对大数据的抓取和研究,全面洞察13大类制造业年度投资增减情况、不同类型制造业异地投资落户情况,从而判断一个阶段的行业风口和招商重点。此外,在注重招商人员专业能力建设的同时,深圳还尤其强调队伍的稳定性。尽管由于机构改革投资推广署并入了商务部门,但运行机制、人员队伍还是得到较好的延续和加强,保证了专业招商人员持续深耕分工领域,避免了因人员频繁调整给招商队伍和专业领域造成的断档。

二、项目去留的“势与事”

资本总是向着能够实现最高经济效率和最高成本效率的地方转移,这是公认的经济规律,也是资本转移的“势”。当然,短期内,政策的红利差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那么除此之外,还有无其他?这次深圳学习,探知了华为产业板块从深圳迁出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华为曾多次提出的员工通勤及其子女就学配套等问题,迟迟未能得到深圳市的回应和解决,这成为华为在权衡空间和成本利弊之外,毅然舍弃扎根30年之久的发家之地,作出迁往东莞决定的关键诱因。这种因一“事”而促一“势”的例子不在少数,背后折射的是营商环境的问题,考验的是政府“算账”的能力和水平。项目招进来能不能留得住、留的久,有时还要在“大事小情”“用心用情”上多下功夫。

三、招商方式的“线下与线上”

当前,线下招商已成常态,利用互联网等网络媒介开展推介招商,也成为各地惯用的做法。打开广东各地以及深圳的招商网站,印象最深的,就是“全”。从功能上看,宣传推介板块,涵盖主导产业、重点企业、特色载体等等;信息发布板块,包括政策汇编、土地资源、供需对接等等;咨询服务板块,除了常规的业务指南,更为企业提供了投资、招商的信息发布渠道。总体上看,深圳的招商网站,不仅是政府单方面的招商载体,更是市场主体信息交互的重要平台,体现了服务产业、服务企业的价值取向。与其相比,我市的线上招商相对滞后。在搜索引擎输入“句容”“招商”等关键词,暂未发现官办的相关网站,即便有个别有效链接,也大多指向第三方咨询机构,没有实质性内容。在“产业强市”大抓项目的今天,抓好线上平台载体建设,既是实现多元化招商的重要手段,也是优化营商环境、展现大干快上决心的重要窗口。

四、项目招引的“供给端与需求侧”

我们对“两群三链”及其上下游的分析,主要基于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普遍性认识,从供给端为本地的产业生态建构和企业生产配套提供指引和服务,是一种顶层的制度设计,还属于比较宽泛的范畴。在这个框架内,同样是某个产业或项目的上下游,内在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同等条件下先招哪个后招哪个?谁最为匹配、最为迫切、最能快速发挥效益?回答好以上问题,除了抓好供给端的政策研究外,还应当注重从需求侧出发,让既有企业在我们的产业链招商中享有更多的话语权。现阶段,企业更需要什么样的项目来配套?需要怎样的资源来匹配?将这些需求动态搜集上来,作为企业“点单”项目纳入我们 “两群三链” 的大“菜单”中,进一步优化招商目录轻重缓急、渐次推进的计划安排,更好的把政府“把方向、打基础、利长远”与市场的双向选择结合起来,使我们的产业链招商更具逻辑性和靶向性。



上一篇:“以商招商”实战攻略:解锁招商引资八大“密码”

下一篇:解锁招商引资成功的八个“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