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银行加大了向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对资产质量的影响,资本消耗随之加快,“补血”成为各银行的重要任务。截至8月21日,数据显示,目前银行通过债券和股份发行的方式“补血”募集资金规模已超过6500亿元。
银行业人士指出,在银行向实体经济让利的背景下,难以单单依靠内源性补充提升资本实力,预计会有更多银行加入到“补血”的队伍中来,发行股份、发债等多种工具将并行。
二级债和永续债成主流
发行各类债券是商业银行今年“补血”的重要工具。今年以来,多家银行发行了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规模超过6000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8月21日,今年以来已有28家银行成功发行了二级资本债,发行规模合计2534.8亿元。其中,国有六大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发行规模居前,民生银行发行了500亿元的二级债,规模居首;交通银行、农业银行、浦发银行和中信银行发行规模均为400亿元。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发行规模分别为100亿元和95亿元,其余城商行和农商行发行规模在0.7亿元-45亿元不等。发行利率方面,上市银行普遍在5%以下,国有行和股份制银行大多在4%以下。目前债券发行利率最高的是贵州修文农商行,其在8月3日发行了1.5亿元二级资本债,票面利率为6.5%。
永续债方面,截至8月21日,有19家银行发行了永续债,发行总额达到3766亿元。农业银行上半年发行两笔永续债,共计1200亿元,居各大银行之首。发行永续债规模在百亿元以上的还有邮储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平安银行和江苏银行。去年是商业银行永续债的“破冰”之年,今年有更多的城商行和农商行获批发行永续债。此外,永续债也向民营银行开放,网商银行今年7月发行了25亿元的永续债,票面利率为4.5%。
更多发债计划还在路上。二级债方面,8月21日晚,工商银行公告称,已获准发行不超过130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券;嘉兴银行近日获批发行不超过15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券。永续债方面,兴业银行7月下旬获得银保监会批准发行不超300亿元永续债;城商行中,东营银行、泰安银行、廊坊银行等已获当地银保监局核准发行永续债。
积极发行股份
今年以来,定向增发、发行优先股、配股也成为多家银行补充资本的方式。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宁波银行、杭州银行和南京银行实施了定向增发,共计募资267.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均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贵阳银行和长沙银行定向增发方案已获银保监会核准,拟募资105亿元,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优先股方面,长沙银行60亿元优先股已于今年1月发行上市。一些在香港上市的银行纷纷启动境外优先股发行。中国银行近期实施了28.2亿美元境外优先股的发行,所募集的资金将被用于补充该行其他一级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工商银行等也在推进境外优先股发行。
上市银行配股项目今年再现A股市场。近日江苏银行不超过200亿元配股融资方案获江苏银保监局核准。江苏银行此前表示,此次配股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支持未来各项业务健康发展。
本次江苏银行的配股是最近7年来A股上市银行首次配股募资案例。分析人士认为,江苏银行选择通过配股补充资本,主要有两方面因素考虑,一方面是拓展多种工具进行资本补充,此前有机构测算显示,按200亿元计算,江苏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提升至9.93%。该行这一指标的排名将从目前A股上市银行第十位跃升至第三位。另一方面,由于江苏银行股价长期处于破净状态,已属于高股息率标的,对中小股东来说,参与配股其实并不算亏。业内人士称,虽然都叫“配股”,但A股和港股的“配股”却大不相同。港股市场上的配股更接近与A股的定增,流程简短。因此,港股市场上配股较A股常见。
8月20日晚,在港上市的徽商银行公告,拟向存保基金及安徽交控等各方配股共计17.35亿股,共计募资约98.94亿元,净额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配套措施保驾护航
从近期政策动向来看,除了银行自身主动补充资本外,监管机构推出或正在推出多种政策和工具,对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补血”保驾护航。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6.14%和13.44%,而城商行和农商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65%和12.81%,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不良率则均较去年底有一定增加。
7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在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限额中安排一定额度,允许地方政府依法依规通过认购可转换债券等方式,探索合理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的新途径。此外,为提高银行永续债的市场流动性,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常态化开展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