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郑州市近日发布了《关于取消商品住房销售价格指导的通知》,尽管市场反应还有待时间检验,在业内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结合今年以来沈阳、兰州、宁德等地的类似新政,以及阳江、珠海、芜湖等地的“局部松绑”政策,业内人士的解读有分歧、有争议,而更多的是“稳中向好”的共识。
王牌智库首席专家董事长在接受大象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取消新房销售限价是大势所趋,取消新房限购郑州市要有后续预案,老百姓面对买涨不买跌要有定力,房企要有态度‘是降价加大去化量,还是在活下去的同时担起行业和社会责任’,共同维护一个健康稳定的房地产市场,一个健康稳定的房地产市场是全社会的福气。”
以下是大象新闻针对“取消商品房限价”的报道原文,一起来看。
保障+市场,明确大方向
大象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所谓“取消限价指导”,是指房地产开发商向属地住建部门申请办理商品住房项目预售许可证之前,无须再将拟定的销售价格报批备案。这无疑是对近十年来商品房售价备案制的全面颠覆,可谓“彻底松绑”。
“政策转向的动力,一是源于市场库存压力,二是对上级调整政策的贯彻。”郑州市房管部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郑州商品住宅新房成交量同比下滑近半,在这样的“买方市场”环境下,让消费者与开发商自行协商议价定价,有助于市场回暖,从而在促进刚需消费的同时,缓解开发商的资金压力。
房管局工作人员所说的“上级调整政策”,指的是2023年8月由国务院审批通过的《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业内称之为“14号文”。“14号文件”明确了未来中国房产市场的双规制格局:一是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确保“居者有其屋”的生存需求;二是回归商品房的商业属性,保证消费者提质升级美好生活的追求。业内人士将其解读为“市场的归市场,保障的归保障”。
倒逼艰苦奋斗精神回归
房地产产业链条触及深广,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7月31日郑州出台松绑新政后,网上便热议不断。悲观者认为此举势必会拉低本已低迷的市场房价,而“买涨不买跌”的心理预期,对市场的刺激力度有限,同时还会导致居民已有财富的严重缩水。乐观者则认为房价亲民才是正道,过多的金融属性不仅不利于市场的长期发展,还会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而房价的涨跌有其自身规律可循,双轨制更有利于银行贷款的深度剥离,让多套房产占有者难觅接盘侠,也更有利于下一步房产税的开征。
中国新媒体联盟房地产首席评论员奚春山认为,过去8年,包括郑州在内的中国内地不少热点城市,都经历过限购、限贷、限签、限售、限价的五花大绑。为了破限,假离婚甚至曾经成为无奈的“时尚”。
“东北的沈阳开先河,兰州、郑州等城市紧跟。”奚春山认为,楼市高度市场化运作,必成燎原之势,但这并不代表地方执政者完全放弃了保民生。在他看来,郑州未来楼市,将步入“三条腿走路”的时代:具备金融属性的商品住宅、配售型保障房、无产权的人才公寓将呈现出4:3:3的比例,不仅能获取投资收益,也可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最穷的社畜、或有个性的年轻人租人才公寓,口袋里有碎银几两的买配售型保障房。高净值的成功人士,买商品住宅,各取所需。那种大房东比大老板还牛,小房东比小老板还爽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奚春山说,某种意义上,这是倒逼已经丢失的艰苦奋斗精神重新回归。
因城施策是正道
事实上,早在去年“14号文”出台后,全国多地就曾经做过“局部松绑”的一系列试探性动作,甚至曾出现过一阵回暖看涨的趋势预测。但从后来的市场反应反观,各地政策工具箱其实多已见底,期盼已久的“牛市”也未如期出现。甚至一些地方不仅没刺激到买房,反而刺激到了卖房。
王牌智库首席专家、房地产实战专家上官同君认为,房地产整体来说是以城市为单元的细分市场,在上级政策的具体贯彻实施中,既有像郑州这样的一步到位,完全取消销售限价彻底放开;也有诸如东莞这样的城市局部推行步步为营,比如调整缩短预售房的价格申报时间;还有像深圳一样的坚挺城市,稳字当头一如既往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推进保障房优化增量,取消售价指导消化存量,这是双管齐下,但并非一蹴而就。应该正视现状的是商品房存量较多待消化,保障房的存量太少待建设,保障房实现应保尽保,其建设周期需要较长的时间。”上官同君说,“号召力、影响力、辐射力不同,各个城市的房产供需关系千差万别。如何落实好‘保障+市场’的双轨制,需要各地因地制宜。应该充分赋予地方政府城市房产管理的调控自主权,根据各地不同的供需情况精准施策。”
上官同君说:“取消新房销售限价是大势所趋,取消新房限购郑州市要有后续预案,老百姓面对买涨不买跌要有定力,房企要有态度,是降价加大去化量,还是在活下去的同时担起行业和社会责任,共同维护一个健康稳定的房地产市场,一个健康稳定的房地产市场是全社会的福气。”
“面临多元化的因城施策,有利于我国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在稳定市场的同时,从顶层设计入手,研究、编制、实施长远规划,完善国家、省、市、县区自上而下的“保障+市场”的住房供应体系,促进人、财、房、地、要素高效联动,推进房地产发展新机制的加速形成。”上官同君说。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首发于“大象新闻”APP,作者:大象新闻记者 申子仲 实习生 郭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