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光伏发电作为绿色产业,近年来热度持续攀升。作为一种新兴的发电方式,光伏发电市场大有可为,一些地方发展经济也将着力点放到光伏新能源领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源动力,安徽宣城便是很好的例证。据悉,近年来,宣城新能源产业助力经济十年升百位,成为发力新能源产业、抢跑绿色赛道的一个成功实践。
近日,“三土城市笔记”微信公众号发表《背靠长三角的皖南小城如何靠光伏产业实现“逆袭”?》文章,详细阐释了安徽宣城借助光伏产业发展的路径及取得的成效,文章深入浅出,值得品读。本文予以转载学习,并聚焦河南光伏产业发展现状,针对河南光伏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何促进河南光伏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供参考。
河南光伏市场太乱,亟需行业自律和专业整合
安徽宣城在光伏领域的成功探索和发展证明,聚焦光伏市场、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打造新能源产业群,是可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产业抓手的。如何学习借鉴安徽宣城发展光伏产业的成功经验,来规范和规避河南光伏产业的发展乱象,刻不容缓。当前河南光伏产业发展存在五大问题:
一是市场乱。光伏是一个大生意,各路神仙都来抢。当前在河南“跑”光伏市场的企业主要是国企、央企和民营企业,还有个人跑单帮搞关系协调的,故光伏市场拓展方式五花八门,“转单”“抢单”众多,“各路神仙”轮番上场,通过给领导“打招呼”“走后门”等途径“抄近路”“行方便”,一方面扰乱了光伏市场发展秩序,造成光伏市场竞争无序;另一方面,市县区不堪其扰,“地方保护”,为违规占用农田、违规改变用途等违法违规行为滋生“土壤”,久而久之,各种见不得光的利益链空间日益增大,光伏市场发展的隐患逐渐增多;以致于在县区层面,县领导每日面对各级打招呼要投资光伏产业的投资商无可奈何,不堪其扰,有的县干脆挂起光伏风电及新能源投资免投牌,眼不见心不烦,都不得罪;
二是光伏政策乱。从分布式光伏政策看,河南光伏补贴政策尚不健全,市场规模处于较差水平。如光伏发电后上网使用不成规模,分布式光伏消纳难题频出;
三是省级层面关于光伏发展缺少有效统筹和顶层设计。河南光伏产业发展规划“顶层设计不系统”,各市、县、区的光伏新能源发展顶层设计基本缺失,无县市区光伏发展预案,导致光伏市场发展陷入“无序”的“野蛮生长”困局,缺失对光伏产业的准入退出机制;
四是河南光伏产业链条不完善。光伏发电与终端使用尚未形成高效的匹配,相应的储能设备、容量不配套;
五是光伏市场法治规范和监管体系缺乏系统化统筹和推进,为经营不规范的企业提供了“肆意发挥”的便利。设备质量及资质审查不合格、安装施工质量难保障、运营维护服务不可控等风险,导致终端租户或基层单位不信任的程度逐渐加深。
以上因素,导致河南光伏市场乱象频发,恶性竞争态势加剧。王牌智库认为,解题当前河南省光伏市场发展太乱的问题,亟需行业自律和专业整合,可以从五方面着力推进:
一是针对当前河南光伏市场的现状,河南省亟需从省级战略出发,由省级相关单位牵头,对河南光伏市场进行系统摸底、资源整合,迎头赶上,省级率先补上光伏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市县区也要补上光伏产业顶层设计,度身定做本县市区光伏产业发展预案,做到面对光伏投资商的甄选有标准、有投资强度,有预案,决策时要绝对做到心中有数。让“光伏+储能”成为省级新能源新材料的重要产业之一,让省级政策为市县区光伏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二是认真研发光伏产业链,把光伏产业的上中下游产业分类、科学布局,河南省及各县市区认真思考如何向光伏产业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是针对目前光伏市场的诸多乱象,河南需开展一场自上而下的“大盘整”行动,必要时可以建立“河南光伏投资黑名单”,对于一些违规操作、质量不达标、服务缺失等企业采取“淘汰制”,针对性解决处理乱象,对光伏投资恶意倒单行为零容忍,从重查处,从严处理。与此同时,培育光伏新能源龙头企业,专业整合,完善相关产业链,提升技术支撑,逐步规范河南光伏市场健康发展;
四是光伏企业需自律,避免行业内讧和恶性竞争,做乱了一个市场,是整个光伏投资行业的灾难。建议在河南投资拓展的光伏企业必要时成立光伏企业投资联盟或协会,加强行业自律,自我约束,读懂政府,让光伏投资运行在良好政商关系的轨道上。这是光伏投资企业之福,也是河南各级政府发展光伏产业之福;
五是从省到市、县、区,要促进光伏健康发展,推行合同约定规范化、强化企业自律行为、规范项目备案管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为光伏市场发展营造良性竞争环境。
背靠长三角的皖南小城如何靠光伏产业实现“逆袭”
COP28气候大会近日举办,中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的气候行动成为焦点之一。实际上,中国同时也是光伏风电、储能、新能源汽车等未来绿色社会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的提供方和最大制造商之一。本案例,聚焦皖南小城——安徽宣城光伏产业,探索其如何通过光伏产业的飞速发展,展现出绿色能源转型与地方经济增长相结合,实现真正“逆袭”的可能性。
2023年7月1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1-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其中,光伏新增装机78.42GW,较去年同比增长了154%,接近2022年全年的新增装机量,占新增电力总装机的56%。光伏已经成为中国仅次于煤电的装机规模第二大电源。
也是在同一天,“2023光伏行业供应链发展(宣城)论坛”在皖南城市宣城召开。
不熟悉情况的朋友或许要问了,这样一场光伏行业的顶级年度盛会,为何会选在宣城召开?但如果你知道了宣城的另一个头衔——“中国异质结光伏之都”,可能就不会有此疑惑了。
所谓异质结,是下一代N型电池的主要技术路线之一。当前,电池环节正在从P型电池向N型电池转换,其中N型TOPCon电池是主要的扩产方向。与TOPCon电池相比,异质结转换效率更高,因此被认为将引领太阳能发电领域的下一个时代。而宣城,正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领域发力。
那么,这座名不见经传的江南小城,凭什么能成为“中国异质结光伏之都”,它在光伏领域究竟有多牛?其所在的安徽省是如何在新旧动能交替之际抓住机遇,实现“逆袭”的?宣城和安徽的经历,又能给其他省份和城市带来哪些启发?其余长三角省市在绿色新动能产业发展方面,成绩又如何?
宣城:
新能源产业助力经济十年升百位
宣城历史悠久、人文璀璨,光是“诗仙”李白就在当地留下了86首诗歌,其中包括著名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宣纸、宣笔、宣砚及发源于宣城绩溪县的徽墨均来自宣城,因此被称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乡”。
但就经济实力而言,宣城很长一段时间里在长三角,哪怕在安徽省内都并不靠前。为了摆脱落后面貌,近年来宣城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将新能源和汽车零部件列为全市两大主导产业。
从2015年首家新能源企业兴锂新能源落户宣城经开区以来,宣城不断加大新能源方面的招商力度,同时加强与江浙沪的产业合作。近年来,宣城抓住长三角一体化政策浪潮的机遇,以“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为依托,加快建设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一区三片”,着力争取成为长三角绿色智造承接转移集聚区、沪苏浙皖毗邻地区产业合作“样板地”。同时,主动接受上海大都市圈辐射,深度融入南京、杭州都市圈合作共建,加快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全方面承接江浙沪绿色低碳产业的外溢。
期间,一大批新能源领域的龙头企业相继落户宣城。比如2020年落户宣城的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光伏异质结行业产能、产量最大的领军企业之一。它的异质结、钙钛矿技术处于行业国际领先地位,在异质结电池与组件量产效率、生产和出货量等方面拥有多个全球第一。
另外,总部位于上海的宏润建设集团旗下新能源产业园,以及来自苏州的仕净高效光伏电池片等两大超百亿项目也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为了巩固本地光伏产业发展基础,2021年11月16日,宣城市政府印发《光伏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3年)》,进一步提出以“光伏+储能”为宣城市新能源新材料“一号工程”首位产业,由市委书记亲自担任光伏产业的产业链“链长”,提升全市光伏产业集成综合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倾力打造“中国异质结光伏之都”。
2022年以来,宣城全市新增新能源企业达95家,增速246.1%;全年新能源产业产值增速282.56%。当地新开工建设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50亿元以上2个、20亿元以上1个,总投资362亿元。光是2023年上半年,签约新能源产业项目总投资就达到838.9亿元,单体投资超百亿项目5个,其中光伏产业预计2023年全年产值,增速超130%。而诸如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等传统产业,上半年的增速分别为-12.2%和2.5%。
目前,宣城已形成异质结、薄膜电池、钙钛矿电池三大技术为基础,由装备、原材料、电池、组件、逆变器、系统成套等组成的光伏全产业链体系,实现光伏太阳能及建材、动力电池、风电、生物质、储能等新能源应用场景全覆盖。
在新能源产业的助力下,过去十年,宣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由2012年的3.9%提升到5.3%,从全省第11位跃升至第7位。全市共有62个企业、园区、产品入选国家绿色制造名单,其中绿色工业园区数量居全省第1位。可以说,宣城经济在较低的起点上实现了较快的发展。
从2012年到2022年,宣城GDP全国排名从第226位上升到126位,前进了足足100个位次,堪称进步速度最快的中国城市之一。
宣城争做“中国异质结光伏之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案例,也将为更多并非原来的经济强势城市提供信心和样板,让它们在绿色经济、绿色产业发展的赛道上不断耕耘、培养本地的差异化优势,从而助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安徽:
打造新能源万亿产业群
宣城的案例只是安徽发力新能源产业、抢跑绿色赛道的一个缩影。作为过去长三角中最不起眼的省份,安徽靠着在新旧动能交替之际抓住机遇,正逐步实现“逆袭”。
近年来,围绕“双碳”目标,安徽省聚焦新能源、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碳中和五大领域,大力推进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全省很多地方都向发展光伏的宣城学习,发力培育自己的绿色支柱产业。一些城市找准方向支持的一两家企业或者细分产业,越来越成为城市制造业的新名片和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比如被称为“最牛风投之城”的省会合肥,这两年最受关注的一笔风投,莫过于2020年抄底蔚来。
当时蔚来资金链断裂濒临破产,合肥政府果断出手,向其注资70亿,换取蔚来汽车24.1%的股权。此后几年,光是蔚来三次回购股份,合肥政府就入账105亿。再算上目前还持有的股份,对蔚来的投资,合肥赚了上百亿,这还不包含蔚来汽车给当地带来的就业和产业链价值。
事实上,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安徽并非只有合肥在单打独斗。近年来,安徽把“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列入全省大力发展的十大新兴产业,包括合肥、芜湖、阜阳等在内的省内许多城市,通过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已经形成了新能源汽车生产的“3小时产业圈”:
来自合肥瑶海区的晶合集成电路,来自芜湖的动力电池,以及来自阜南经开区的一体化压铸机整车线束、精工中心、电机精密注塑件、轮速线、轮毂轴承等,分别构成了一辆新能源汽车的大脑、心脏和身体,使得整车企业可以在3小时车程内解决所需配套零部件供应。
2022年,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52.7万辆,同比增长了108%,总量排名全国第7。今年1月至5月,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25.8万辆,排名进一步升至全国第4。
除了新能源汽车,安徽的其他新能源产业这些年同样发展迅猛。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安徽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6.9%,其中新能源产业产值年均增长更是达到45%。光是2022年,全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落地项目总数就有1647个,总投资额11549.56亿元。
目前,安徽省初步形成了以合肥市、芜湖市、滁州市、宣城市等为重点区域,以信义光伏、通威太阳能等为重点企业的光伏产业集群;以合肥市、马鞍山市为重点区域,以中节能国祯、华骐环保等为重点企业的先进环保产业集群;以池州市、阜阳市为重点区域,以华铂再生、天能电池等为重点企业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群;以“中国环境谷”、合肥“高新国际环保科技园”等为重点园区的综合性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新能源产业的高歌猛进,大大增强了安徽的经济实力和在长三角的地位。过去十年,安徽GDP全国排名从2014年时的第14位一路上升,去年更是超过长三角龙头上海,第一次跻身全国十强省份之列。同期全省财政收入排名,也从第15位升至第10位。
今年上半年,安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其中,采矿业增加值下降0.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仅增长0.1%,而太阳能电池则大幅增长了64.8%。此外,以“首位产业”——新能源汽车为引擎的整个汽车行业,继续高速发展势头,为全省规上工业增长贡献了30.6个百分点。
同时,随着安徽产业发展沿着绿色低碳的方向持续转型,全省能源利用效率和能耗也进一步得到优化。今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约为6000万吨标准煤,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2%,绿色低碳转型成效逐步显现。
长三角:
以绿色产业发展带动低碳转型
事实上,安徽所处的整个长三角区域,在以新能源为核心的绿色产业方面都走在全国前面。根据《2023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新能源产业集聚度最高的五大城市中,有三个来自长三角(上海、苏州、常州),另外合肥也挤进了前十。
这其中,江苏常州是一座尤其值得关注的城市。在今年的榜单中,常州与北京并列第四,是唯一入围前十的二线城市,并且在投资热度集聚度这个维度中蝉联全国第一。常州不仅拥有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天合光能这些总部型链主企业,宁德时代、理想汽车、比亚迪、贝特瑞、星源材质等国内超70%的细分领域链主企业也均在常州设立了制造基地和研发机构。
比如长三角地区里宁德时代最大的生产基地就设在常州,而理想汽车全国最大的生产制造基地也设在常州。目前,当地已形成了“发储送用研”的产业生态闭环,整车、动力电池产销量都占到整个江苏省的一半。
而常州所在的江苏省,也是全国新能源集聚度最高的省份,共有10座城市上榜。一个省就占据了整个榜单的五分之一,前五名中更是有两座江苏城市。
此外,浙江也有4座城市上榜,与山东并列第三。其中,新上榜的嘉兴市,当地政府先后发布了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推进光伏发电应用等新能源新政。仅最近一年,嘉兴就通过举办中国(嘉兴)氢能产业大会,集中签约了12个氢能产业项目。
根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与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今年6月发布的《中国三大重点区域气候行动力评估: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最新低碳转型成效解读》研究报告,三大区域中长三角低碳转型行动力最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长三角全国领先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基础与雄心。
报告显示,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增强区域与地方竞争力,长三角各省市都选择了绿色低碳产业这一热门“赛道”,加码对于新能源汽车、储能、新能源等绿色低碳产业的支持。
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目前江苏拥有42个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基地,数量领跑全国,浙江、安徽也均超过20个。其中,浙江和上海制定了到2025年年产超过120万新能源汽车的目标,并专门出台了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相关规划和意见。
而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方面,截至2022年底,浙江、上海和广东一道包揽了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前三名。
可以说,无论是安徽的成功逆袭,还是江浙沪的持续领跑,都印证了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说的,“绿色低碳发展和转型不只有成本和代价,也是做加法的过程,转型本身也会为省市和区域带来更多发展机会、创造新产业发展模式和动能。”
但报告也提醒,长三角应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产业链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着力破除当地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瓶颈,在产业发展中锻造本地区在国内、国际的新竞争优势。同时,在供给侧(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发力的同时,在需求端,长三角还应注重培养和扩大绿色电力消费和绿色产品的市场需求,以清洁能源支撑地区工业生产、经济和社会发展,以绿色产品消费反哺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这些或将成为长三角下一阶段绿色转型和新能源产业发展重点解决的课题,如此,长三角地区方能继续领跑全国,为中国的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双碳”实践提供经验和样板。
文章来源:“三土城市笔记”微信公众号,作者:土哥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