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光山教育共同体,重构破题县域教育生态
时间:2025-05-16来源:未知 作者:acebm 点击: 次在县域教育面临“质量洼地”与“资源虹吸”双重困境的当下,大别山深处的光山县正酝酿着一场教育生态的革命性变革。
5月13日,王牌智库首席专家上官同君在光山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上,系统阐述“打造光山教育共同体战略构想”,提出以光山二高为支点撬动县域教育整体跃升的创新路径。这场被与会者称为“教育供给侧改革县域样本”的战略构想,不仅为破解教育均衡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更开创了教育价值转化的县域实践新模式。
一、战略洞察:从“教育孤岛”到“生态枢纽”的范式革命
上官同君指出,光山二高创造的“薄土高产”奇迹,本质上构建了县域教育突围的“光山模型”:在生源质量不占优的情况下,通过“精准滴灌”式教学管理、“双螺旋”师资培养机制和“产学研教”四位一体创新体系,连续18年保持清北录取人数持续增长。这种将教育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的能力,正是构建教育共同体的核心基础。
“教育共同体不是简单的资源整合,而是教育生态的系统重构。”上官同君强调,光山教育共同体(简称教共体)建设包含三重战略价值:
其二,创新“教育反哺经济”的转化机制,将教育优势转化为产业升级的智力引擎;
其三,探索县域教育治理现代化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二、模式创新:教育共同体的"四梁八柱"构建
上官同君说,教共体建设可以“三维赋能体系”为核心架构:
资源枢纽工程:打造“1+N+X”教育生态圈
以光山二高为智慧中枢(1),联动县域内普通高中(N)和乡镇高中(X),构建课程开发、师资培训、质量评估“三大共享平台”。通过建立“双师云课堂”“校长轮值制”“学科工作坊”等机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毛细血管级渗透。
价值转化体系:培育教育经济新形态
创新“教育+”融合发展模式:教育+文旅,开发“状元文化研学”线路;教育+科创,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教育+数字,建设大别山教育大数据中心。据测算,教育品牌溢价可带动相关产业年产值增长超5亿元。
治理创新体系:建立“四权分立”运行机制
构建“政府主导权、学校办学权、社会参与权、专业评估权”分离制衡机制。成立教共体理事会,引入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教育质量监测系统,实现治理模式从行政管理向专业治理转型。
三、实施路径:分三步走打造全国示范
上官同君说,用两个五年计划,分三步走打造全国示范:
筑基阶段(2025-2027):完成“三大基础工程”
推动教育新基建和师资振兴计划,在制度创新领域建议出台《光山教育共同体建设条例》
融合阶段(2028-2030):实现“三个百分百”
体现在乡镇学校优质课程覆盖率,教师轮岗交流率,校企合作项目覆盖率上。
升华阶段(2031-2035):形成“三大输出能力”
实现教育模式输出,教育品牌输出(创建"中国县域教育共同体示范基地)和教育标准输出【参与制定国家《县域教育共同体建设规范》】。
四、战略价值:打造县域教育改革的“光山坐标”
上官同君说:作为全国首个县域教育共同体实践样本,光山模式具有三重里程碑意义:
1. 破解了“公平与效率”的县域悖论,通过生态化治理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增值;
2. 开创了“教育产业化”的县域路径,构建起教育反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型;
3. 提供了“乡村振兴+教育先行”的实践范式,为县域发展注入持久智力动能。
上官同君最后强调:“当教育共同体真正成为有机生命体,每所学校都是独特而不可或缺的器官,每位师生都是活跃的教育细胞,这样的生态必将释放出改变县域命运的能量。”随着教共体战略的顶层设计策划、落地实施,光山可以从大别山深处的教育高地,向全国县域教育改革的策源地进化,为新时代教育现代化贡献独具特色的“光山方案”。
上官同君说,光山人引以为傲的光山二高,是光山县握在手里的王牌,我们在期待祝福二高越来越好的同时,通过顶层设计“打造光山教育共同体”的战略升维,还需要进行务实接地气的可行性研究,需要制定落定实施的系统实施方案,亦可对光山普惠教育各阶段全覆盖,乐见光山二高一枝独秀走向满园春色,普惠全县。
(作者:王牌品牌管理中心 范琼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