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阅官 NEWS

辽宁一市委原书记:跟广东官员比,东北官员到底差在哪?

时间:2020-09-26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acebm 点击:
  9月5日至7日,2020东北亚经济论坛在线上举办,本届主题为“东北亚:深化改革、合作共赢”。广东东软学院党委书记、葫芦岛市委原书记、东北财经大学原党委书记都本伟发表主旨演讲,以“东北与广东差啥?——关于东北振兴的思考”为题,结合自身观察和体会,从地域文化、政府效率、企业家和工匠精神、人才政策等四个方面的案例入手分析东北和广东的差距,处处的差距对比可谓“真实又扎心”。特别是关于两地政府效率的对比,着实值得东北及中西部地区的政府体系对标反思。
 

 
  东北与广东差啥?
 
  ——关于东北振兴的思考
 
  我过去长期在辽宁工作,两年前退休后,被广东省委教育工委以专家学者身份,聘任到一所著名的民办大学做党务和督学工作,发挥点余热。一年多来,我认真地观察和亲身感受这块改革开放前沿的经济社会现状,与我长期工作的东北不自觉地进行横向比较,有一些观察和体会,今天借《东北亚经济论坛》讲台,进行一点案例分析,拋砖引玉,以求教于大家。
 
  地域文化不同
 
  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经济环境的优劣,一个经济体的活跃与否,取决于这个经济体的人的观念的保守或开放程度。也就是说由于历史原因,东北和广东地域文化表现出很大差异,两地人的观念也表现出明显不同。
 
  广东自古就是中国著名的商埠,对外开放的门户,华侨最多,商人最多,商机最多,商业文化悠久,生意气息浓重,经商意识最强,“一切向钱看”。
 
  因此,这里人们的观念是以利益为重的,工作性质不分国有与民营,工作岗位不分高低与贵贱,工作时间不分八小时之内还是之外,只要有钱赚,什么都可以干。我刚来时,学校给我租了套房子,总要收拾一下,到市场上找零工,工人不分上班下班时,有时半夜敲门,给你修这修那,只要你有需求,就有人为你服务,从不拖时;
 
  这里的服务业发达,夜生活丰富,许多老百姓都有买卖做,特别是白天在机关公司上班的员工,下班后都开自己家的买卖;
 
  这里的民营企业多,体制机制灵活,人们的市场意识强,有的人打几份工,为赚钱而不辞辛苦;
 
  这里人们的消费意识强,八项规定出台后,对这里餐饮业的影响并不大,因为私人消费强劲,造成了餐饮业十分发达,早中晚茶都是老百姓在消费,粤菜更是老百姓的家常便饭;
 
  这里人们的生育意识强,劳动力充足;还有就是这里的人才出现了下沉现象,我发现乡镇干部有许多名牌大学生,民办企业也雇用了许多大学生和高职生,他们不挑城市和乡村,不挑工作岗位,都安心工作。
 
  而东北是共和国的老工业基地,新中国成立后,用五个五年计划,把东北布局成煤炭石油钢铁重化基地,当广东人向钱看时,东北人习惯于把目光投向中央政府,当广东人靠商机致富时,东北人离开体制像被丢失的孩子一样,痛苦无助。广东人自己养活自己的意识、发财致富的勤劳、体制意识的淡薄等,都是东北人所缺少的。
 
  在东北,人们的观念还是重机关、国企、大城市、好行业,爱面子、讲虚荣、重人情,生育意识低,人才不愿下基层。这里,观念的差距在于:是自主就业、努力赚钱、立身养家、经商致富,还是等着政府招工、守着政府发放固定工资和救济、靠家啃老、温饱即安?所以,这里是商业和市场文化,我们那里是面子和等靠要文化。
 
  从经济地理学角度说,东北具有资源优势,特别是人均资源量的优势,过去人们“闯关东”,都是奔着黑土地去的,白山黑水天然地适宜发展农业和工业,而农业和工业都具有将劳动力锁定的特点。农业发达,老百姓则衣食无忧,而工业在早期又属于劳动力聚集型产业,产业工人的地位和收入都比较高,这就大大降低了老百姓从事商业活动的原始动力。
 
  相反,广东人多地少,早期温饱都成问题,受生存所迫有了外出谋生的天然动力,自然就出现了很多“买卖人”、“生意人”。
 
  东北的地理气候特征又决定了投资和生活成本的高企,一年半年寒的气候特点,决定了在这里投资建厂要解决冬季采暖、墙体保温、门窗隔寒等问题,同时冬季冰天雪地半年无法施工又决定了在这里投资建厂周期长、效率低等问题。在那里生活,也要解决好保暖、生计等特殊问题,所以,广东人一般不愿到东北投资也与这一客观因素有关。
 
  政府效率不同
 
  经济的发展,取决于政府的效率和服务意识,一个政府的工作效率高,会抓住商业机会,因而会更多的创造效益。我所在的高校地处全国百强镇的狮山镇,去年的GDP超1000多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过100亿,比我们东北的许多地级市都高,该镇的财政收入大都是所在企业的税收,像一汽、碧桂园、美的都在此有项目,这些项目也不都是自产的,而是政府招商招来的。
 
  这里政府的服务意识强,有一次,我校门前想修座过街天桥,方便师生安全出行,我打电话给该镇黄镇长,想去拜访他,他电话里回答我说,你不用来,下午我到你办公室。我还以为他就一人来,在办公室沙发上等他,没想到的是,他拉来了一中巴车的人来,有分管副镇长、规划、土地、交通、建设等部门负责人十来位一应俱全,办公室坐不下,只能开会议室接待他们,结果给我开了个镇长办公会,开完会后立即到现场进行现场办公,并且表态说,过街天桥属市政项目,不用学校出资,镇里出。我在东北做了几十年干部,还真没遇到过一次这样的情况。
 
  还有一次,我到省里某厅局办事,找了厅里的景厅长,他一听我的请求合情合理,立即指示分管副厅长和处长,明确要求给办,临走还跟我说,白天工作忙,你如找我不方便,就下班后打电话或来我办公室找我。听了这位厅长的话,我很感动,有这样为基层服务着想的干部,工作效率能不高吗?
 
  还有一次,学校要在湖边建一栋宿舍,需要审批蓝线,我冒昧地到市水利局咨询有关政策,两位副局长两位业务科长一起接待了我,讲政策、出主意。
 
  仅从这几个案例,我体会到,广东“商官”明显多于“政官”,对“商官”的考核要看经济指标,“商官”自然倾向于经济效率,而“政官”则侧重于政治业绩,只要政治上不出问题就行。对“政官”来说,最大的机会成本是犯错,对“商官”来说,最大的失误是低效率。
 
  现如今,东北“政官”懒政的不少,宁愿错过也不犯错,政府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虽大有改观,但门好进、脸好看、就是事不办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面上不办,底下瞎办(给好处就办),不仅影响了政商关系,大量的权钱交易腐蚀了一大批干部,经济上不去,政治生态却被破坏了!
 
  企业家和工匠精神不同
 
  这里的企业家精神头足,积极性、创造性高。企业家既是一个经济体发展的推动力,又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他的精气神决定着企业的精气神,企业的精气神决定着经济的活力。
 
  广东民营企业多,民营中小企业1100万户。私有产权是企业家的摇篮,所以,这里老板多,会钻营寻利,能低头哈腰,能吃苦耐劳,能豁出性命去拼,因为他们相信:《爱拼才会赢》!为什么?因为企业是他自己的,他是给自己赚钱。市场如此活跃,竞争如此激烈,赚钱才是硬道理。一年多来,我接触了一些民营企业家,可以说没有遇到一个西装革履、油头粉面的厂主,他们大多穿着朴素,老头衫、大裤衩、大拖鞋甚至成了标配,但一谈起项目、投资、商机,他们比谁都精明,有空就钻。受一位在北京做酒店的朋友之托,让我在这里给他找个家具制造商,定制一个酒店的全部客房家具,我为此找到一位家具商,这位家具商一看商业机会来了,亲自带设计制作人员赴京现场考察面谈,为了中标,提出了甲方认可的较低价格和较短工期,淘汰了北京上海的知名厂商,中标后,又有保质服务和工期保障,我的朋友非常满意和感谢,表示今后再开酒店,还找此家。通过一次合作,建立了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合作关系,这样的企业,我相信今后会越做越好、越做越大的。
 
  反观我们那里的民营企业,就缺乏这种积极竞争的企业家精神。干工程、生产产品,往往挖门掏洞找关系,求领导打招呼,甚至请客送礼,贿赂关系人,而不是以自身的实力去争取商机。
 
  广东这里,政府对民营企业与国企一视同仁,应有的政策、资金支持一样都不少,民营企业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甚至政府对民办高校,每年都有专项资金支持,党的建设,每年也有“两新组织”经费予以保障。因此,这样的环境和支持力度,民营企业家和民办高校创办者的干事创业精神普遍比东北高。
 
  除了企业家精神外,这里的工匠精神也十足。大家知道,广东是中国的制造业中心,制造业历史悠久,实体经济发达,名牌产品多。为什么?就是因为这里的职业技术工人队伍大、业务精,能把产品做精、做优。在人们的观念中,不仅有大学白领一条路,而是有职校蓝领多条路。蓝领工匠仍能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尊重,为工匠提供施展才干的平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工匠“后备军”。
 
  我所在的佛山,市区两级政府每年都评选表彰“佛山?大城工匠”,把工匠作为人才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待遇。反观我们那里,一般家庭都对子女的期望是高学历、出国留学,以便步入社会当大官、赚大钱。没有多少父母愿意让子女去当一线工人的,这也是差距所在。
 
  人才政策力度不同
 
  这里的人才政策好,人才集聚效益高。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永动机”,有了人才,就有了一切,有了人才,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这些年,南北两地都出台各种光鲜政策,抢人大战如火如荼。结果,还是“孔雀东南飞”的多,很少“东北飞”。这里的关键是,广东是真情实感、真金白银地去落实,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真是各显其能。
 
  我所在的佛山市和南海区为了吸引人才,每月都发人才工作补贴,从二千到六千不等,只要是硏究生毕业,副高职职称都可获得生活补贴。甚至狮山镇出台了人才购房政策,本科以上毕业生在狮山工作一年以上,本地无房者,都可获得享受人才购房优惠政策资格,比市面购房价低很多,出售人才房的房地产商可获得政府政策支持,二者都有积极性。在企事业单位吸纳人才方面,政策和支持力度更大,有些企事单位拿出了百万年薪、百万住房补贴、百万科研启动经费的政策吸纳高端人才。据权威部门统计,佛山市这几年每年净增20多万人口,其中相当大的比例是高知人才。有了每年净增的高层次人才的支撑,这里的经济发展后劲更足。
 
  总之,东北与广东的差距是多方面的,有些是深层次的。这就需要我们理性地分析这些差距,科学的制定赶超计划和实施细则,踏踏实实地抓落实,东北振兴才能最终实现。
 
  我始终认为,东北的困难是暂时的,因为东北基础设施和工业历史积淀厚;城镇化程度和人口接受教育程度高;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多;营商环境和政商关系近年来也得到极大改善等,这些都是振兴的优势所在。
 
  只要进一步营造全民的商业文化,全社会形成“经商光荣”的社会环境;树立褒奖企业家精神的文化环境,给企业和企业家松绑,减税降费,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给公务人员“减负”,真正建立起“容错”工作机制和良好的政务环境,让公务人员放下包袱,轻装前进,高效服务;采取更超常规的人才政策,吸引和留住人才在东北创业就业,建立起良好的用人环境;发挥东北经济韧性强,回旋余地大的优势,东北振兴、辽宁振兴是能够实现的!


上一篇:“天堂苏州,难说再见” 蓝绍敏任贵州省委副书记

下一篇:中央农办副主任:县委书记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农村工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