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陕西勉县要撤县设市,改名为“沔州市”。这个陕中名不见经传的勉县一夜之间成“网红”,改名改出全国网友争议:历史上勉县名字曾多次改来改去,始终没有改成约定俗成的县名,古代曾多次用过“沔”字,解放后因“沔”字生僻又改回去“勉”字;现在要撤县设市,又要把“沔”字改回来?这让人们联想到许多城市名、街道名、公园名、路名、小区名、桥名用生字、怪字、洋字等,不一而足。城市改名,岂能任性,改个好名确实很重要,要做好城市改名的功课,改名的同时要考虑城市“姓”什么?如果说,姓名是一个人的名片,那么,地名就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改名”本身是一种合理诉求,城市改名涉及到民生、规划、审批等多个环节,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必须经过多方论证和科学评估,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城市改名,三思而行
古语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诸多三四线城市希望通过“改名”,扮靓城市新品牌,包装城市新形象。“改名”背后凸显的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稳步提升,以及主政班子开展城市营销的诉求。
城市“改名”也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相关资料显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群众文化水准普遍不高,相关部门在给一些中小城市命名时,大面积采用了一些简单易读、好写好记的名字。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快速恢复,以及大规模工业体系的建设。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更名运动”呈现出围绕文化旅游主题,以风景名胜区命名的特征,并从县、乡级层面逐步上升到地级市层面。如今,人们早已进入移动互联网和信息化时代,需要手写的材料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适度更改一些城市的名字,重塑其原有的文化风貌,展现其在新时代的风采,是一项有益的工作。
同时,也要看到,一个好的名字一定是经久不衰的,一定能经受住历史的检验。比如江苏省常熟市,顾名思义,由于“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得名“常熟”,从元朝至正年间算起,这个名字至少用了600多年。
从民生角度讲,城市改名,不仅给当地数十万、上百万居民户籍身份信息造成影响,更对涉及该城市的所有公共管理、公共事务带来全方位的影响,仅仅各种地理标识的更换就是一笔不菲的支出,而涉及上百万居民个人各类证件信息、以及各类民生对外交通、物流、交流等地名信息和身份信息更改,复杂而繁琐,最终还是由群众买单。因此,城市改名的原则和底线,一是法律法规,二是民情民俗,切不可盲目推行。对于这样一项“改一名而动全市”影响全局的工作,要在尊重当地人文,不与地域文化脱节的基础上谨慎考量、权衡利弊。
二、城市改名,有章可循
虽然城市命名并无固定章法,但概括来看,好的地名或城市名字,应该符合以下四点内容。
一是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
近日,民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2020年立法工作计划》的通知,称将推进重点领域立法,做好“修订地名管理条例有关工作”。其实,近年来,民政部等相关部门一直对不规范地名进行了专项清理整治。2018年12月,民政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通知》(民发﹝2018﹞146号),针对大到城市名字,小到小区、街道名字中的“任性”“媚外”现象进行了严厉督导。
2019年10月18日,民政部颁发的《地名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对县级以上城市的命名、更名作出了更细致的规定。其中诸如“地名规划应当与国土空间规划相协调”“反映当地地理、历史和文化特征”“尊重当地群众意愿”等条款,对于地方政府做好更名、改名工作具有高度指导意义,是必须严格遵循的国家规范。
二是符合人民群众的心理预期及评判标准。
近年来,将地方知名度较高的自然、人文景点用作城市名称的例子不在少数。比如,原云南中甸县改名“香格里拉县”,原四川南坪县改为“九寨沟县”,等等。但这些地方的“出名”,并不全是改名带来的直接作用,而是九寨沟等景点本身知名度就很高,各地群众对“九寨沟县”这个名字也更具辨识度。
南坪县改为“九寨沟县”的做法,较好地顾及到了地方资源和群众心理。毕竟,九寨沟在四川乃至全国的知名度极高,群众易于接受这个名字,使用起来没有心理障碍。但一些地方在改名中未顾及到群众的心理和评判标准,导致新名字难以被群众接受。尤其在一些老龄人口居多的县级城市,由于新名字不契合当地群众的文化心理,割裂了中老年群众的乡愁情感,导致“新名字虽已公布,但群众更爱用旧名字”的尴尬现象。因此,城市改名一定要尊重群众感情,符合群众的心理预期。
三是要做到“内外兼修”,既要“名声在外”也要“强化内功”。
一些城市借助优美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取了一个响亮的新名字。但城市发展仅靠“名气”驱动是不够的,即便“名声在外”,城市发展也应多修“内功”,如此才能相得益彰。尤其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只有真正把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民生事业作为硬性指标和发展目的,才能为当地民众创造福祉。
城市发展不在于面子多漂亮、名头多响亮,而在于是否秉持高质量发展理念,让城市发展成果惠及民生,让城市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对于城市主政者来说,重视城市品牌塑造值得肯定,但城市品牌塑造绝非改个名字那么简单。如果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发展理念跟不上,再响亮的名字也将“复归于沉寂”。
四是避免使用生僻字以及有歧义的字词。
生僻字以及有歧义的字词,既不利于辨识和传播,也不利于城市品牌推广。因此,城市改名,忌讳生僻字、怪字、复杂字、歧义字应当是一个底线;不能为改名而改名,名字只是一个文化符号,背后却深深植根于这个城市的人文与民俗之中。
王牌智库认为:地名具有社会公共文化产品属性,要突出城市人文主题,蕴含丰富的地域文化信息。科学、规范的改名有利于打造城市新品牌,传播城市新形象;而不科学、不规范的“改名”轻则损害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重则打乱城市的经济发展的公序良俗,要杜绝和避免“折腾式改名”“任性改名”。城市改名考验着当地主政班子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城市改名之前,应该先导入顶层设计,在顶层设计框架下,先进行城市改名的可行性研究,再制定城市改名落地实施的具体方案;要在尊重地域文化和群众感情的基础上,广泛邀请社会专家、各界人士、当地民众,进行科学论证,谨慎评估。如此,才改得正,言得顺,最终找到一个符合规范、彰显特色、群众满意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