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动态 NEWS

苏州版的“资本+科技”,如何重构未来产业新图景

时间:2023-07-10来源:未知 作者:acebm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尤其需要长期且有“耐心”的支持。近年来,苏州在推动金融资本“全生命周期”“多元化”“接力式”赋能科技创新方面下足功夫,诞生了一系列资本赋能创新的精彩案例,尤其是创新开办苏州科技商学院,力邀知名金融高等院校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及红杉资本、北极光创投等头部资本一起赋能高科技企业成长。未来,“资本+科技”催生的苏州高成长性企业军团如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7月5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考察。无论是考察苏州工业园区展示中心,还是到科创板第一股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用意十分明确。
 
此前,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确实,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产业竞争,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靠科技自立自强。
 
而科技创新的实现,从理念和技术的萌芽,到成果转化和市场化的实现,都需要金融资本作为桥梁和枢纽,创投跟着创新走成为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科技创新浓度越高的地方,创投的机遇就越多,对创投的需求也越大。因此,有科技创新中心之称的城市,往往也是金融中心,即便不是,至少其各种金融资本力量也明显比一般城市更集聚、更活跃。目前,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在抓紧部署金融赋能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
 
7月7日,由苏州市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联合举办的苏州科技商学院第三期开班仪式暨“预见新未来”科技金融创新论坛隆重召开,论坛旨在“聚焦科技与金融融合创新,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新路径,把握未来产业发展新趋势”。北极光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邓锋、红杉中国合伙人周逵等多位创投、金融领域专家出席并担任苏州科技商学院战略顾问。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作为改革开放的历史见证者和推动金融发展变革的身体力行者,逐渐发展为中国重要的高等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之一,锐意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金融高等教育平台和金融学术、政策研究平台。本期研修班将依托清华大学的科研教学与源头创新优势,发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在金融资本行业的专业能力优势,通过理论学习和实战教学双驱动教学模式,赋能苏州企业加速成长。
 
跟第一、第二期班一样,第三期开班仪式依然举行骐骥研学基金签约环节。苏州元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平安银行苏州分行与苏州市政府签约成为第三批骐骥研学基金。至此,合作的金融资本机构累计达8家,合作资本达45亿元。
 
这一举措无疑将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商学院高级科创人才研修班学员企业的全方位、全链路、全周期的金融资本赋能。因为从苏州科技商学院前两期班的办学效果看,资本赋能创新是“起步即精彩”。通过导入政产学研金服等一系列优质创新资源要素,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高效链接、与资本市场无缝对接。目前,多家学员企业正在链接研学基金及有关投资机构,不少学员企业IPO进程加速,多家企业获得社会化融资。
 
例如,学员企业之一、成立于2020年的芯三代半导体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又于近日获数千万元融资,由浑璞投资、海通证券旗下基金等投资方参与投资。该公司致力于第三代半导体关键设备——碳化硅(SiC)外延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在碳化硅外延领域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在国产替代上具有较大潜力。
 
创始人施建新今年加入苏州科技商学院高级科创班后,芯三代的估值较去年增长约50%,二者未必有直接关系,但一定也是苏州“资本+科技”生态系统高效资本服务的成果。施建新也将此归功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和苏州工业园区,以及其他的合作伙伴。
 
首先是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投拨结合”模式,为芯三代申请20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如项目研发失败,则结题收官,宽容失败;如果成功,财政资金转为国有资本权益,可循环支持项目发展)
 
其次是苏州工业园区将芯三代列入园区重大领军项目,并由苏州工业园区领军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参与投资。而在技术攻关过程中,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也给与较大支持,以创新的模式进行深入的项目合作,助力企业重大技术问题攻关。
 
这是资本与科技“强强联合”达到的事半功倍的例子。实际上,“技术+市场”“上游+下游”的合作也在学员企业间不断进行。
 
作为第一期班优秀学员发言的新华盛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副总任鑫也认为:
 
我们不仅学习到最新的管理理念与方法,还从同学的企业了解学习到各个行业的最前沿技术,通过互相提供技术支持,一起探索极具创新力的技术解决方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共同的发展。学习期间,在我公司产线上困扰我一个多月的问题,通过商学院同学的帮助,其技术团队从我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仅用了27个小时,是科技商学院成就了这样的合作,是苏州发达的产业集群优势造就了这样的效率。
 
据说,在苏州科技商学院,任鑫还有一个关于“小目标”(一亿元)的故事。任鑫与同为商学院一期学员的史亮(吴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从同学变成合作伙伴,成为高创班学员中内部跨行合作的典型代表。
 
故事是这样的:任鑫的公司主要从事固废低碳资源化利用,史亮的公司主要从事古城保护更新和传统园林建筑的设计定制,但仿古建筑建材的生产需要高耗能高碳排的工艺,而任鑫的公司可通过免烧0碳排工艺为史亮的改造建设项目生产出价格低性、能好的仿古建材。
 
班里的同学们开玩笑说,一个“造园林”,一个“搞环保”。两个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人,在研修班的“生火做饭”拓展活动上成为“最佳拍档”,两人就古建筑环保材料交流起来,很快就跨界打破了行业间的“次元壁”,后续技术与产品的合作开发水到渠成,预计到2024年末,他们之间合作产生的销售额达到1亿元左右。
 
实际上,商学院第三期班更重视金融资本赋能科技,不管是请来指导及合作的红杉资本、北极光资本,还是师资合作方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处处体现出科技与资本嫁接的气氛。所以,我觉得在让“科技人员懂产业,产业人员懂科技,科学家懂管理,管理者懂创新”之外,还应加一条——让资本全程赋能。
 
在台下聆听各位大咖的主旨分享,我有一种一批长期主义者相聚共创的感觉。
 
北极光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邓锋在《企业家精神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区驱动力》主旨演讲中提出:
 
我老说(大家)到苏州来,苏州是很好的创业福地宝地,很多企业都很成功,苏州政府官员很专业,你跟他聊能不能给点政策,他马上算出能带来多少税收,这就是商业敏感度,他可以判断企业好不好。我们2011年开始跟苏州政府合作,刚开始靠政府政策支持多一点,慢慢地这里形成了非常好的创新生态系统,人才聚集度高、供应链完整性,政府的支持也很有持续性,目前北极光一共在苏州投资了32家企业。
 
极客公园创始人、总裁张鹏的《中国科技创业者的成长观察》主题分享,结合自己长期观察中国商业领域的创新潮流和行业趋势,以王兴等互联网巨头为例说明独立思考的价值:
 
这么多年我观察每个创业者都有一个关键的英雄时刻,那个时刻里跟别人不一样的观点和看法被印证是正确的,你的自信和别人对你的信任完成关键的变化,那时候一个创业者的成熟和赢得更多资源,赢得更多向前的能量。那一瞬间的关键变化,一定不是你在共识里面做到,而是在非共识中做到,所以独立思考是特别重要的气质。
 
东方空间联席CEO、无限基金创始合伙人姚颂的《穿过科技投资与科技创业的旋转门》就目前的创业环境发表自己的看法:
 
大家觉得融资好难、市场不行,整体而言肯定我们肯定处在科技创业的黄金年代,是真正重视科技、重视制造业的时代。但要思考为什么硅谷源源不断出现各种各样全新科技和创新企业家,中国怎样培养更多人才,创业生态环境怎么造就,需要在场有企业家精神的科技企业家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科技投资者们共同促成,中国的科技创新事业才能做得更好。
 
亿欧总裁王彬在《商业变现——掌握AI场景投资密码》中认为:
 
苏州工业环节非常发达,但工业领域的AI应用还停留在生产调度智能化,真正的生产力提升需要智能化、数字化,这个阶段有很大的机会。目前这些(AI)企业需要的不是钱,而是更好的算力、更好的人才、更好的商业土壤,综合来看,苏州非常适合人工智能工业领域的应用。
 
果壳CEO、未来光锥前沿科技基金创始合伙人姬十三主持的圆桌对话《资本视野下的科技突破路径和未来产业图景》,各位大咖在思想碰撞中,呈现出对未来资本赋能科技以及未来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图景。
 
听各位资本大佬讲成果转化、初创企业经营、未来产业布局,感觉这群嗅觉灵敏者的触角已经延伸到未来之门,在这些“资本+科技”先锋的眼里,城市创新竞争没有停下来、慢下来的可能,而苏州正在往第一梯队奋力奔跑。
 
因为工作缘故,我今年以来频频往返沪苏两地,曾经有两周天天跨城通勤,近距离感知这两座城市的同频共振、日月辉映。
 
但在科技创新上,苏州一方面追赶学习上海等一线城市布局部分大装置、大院所、大载体,但另一方面非常注重强化产业创新的差异化优势,不断突破科技创新的城市天花板。苏州在高位对接导入全球制造业、在大进大出中占尽国际产业转移红利的同时,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思谋增长路径转换升级,尤其是在学习对标一流中明确产业创新高地的定位和角色。因此,这几年来“创新”可谓是苏州官方语境中的高频词。
 
虽然也面临增长之困,但苏州的应对之策并不是什么加码投资、扩产、增能,而是将新旧动能转换的靶点放在短期看起来效果可能不会立竿见影,但长期来说可能会有爆发式增长的“产业创新集群”中。
 
正如在中国(苏州)创新投资产业对接会暨“苏州创投日”上,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讲的那样,苏州将始终坚持产业创新集群这个最佳组织形态,立足苏州、面向全国做大“朋友圈”,努力营造最优的创投发展环境,与大家一道打造全国一流基金群、全球创投集聚区,建设创业投资首选地。
 
搞创新,必须做“时间的朋友”,经得起等待,忍得住寂寞,但最近2年来,苏州发生的一系列“资本+科技”案例及数据似乎都在表明:苏州创新正在重构区域发展新格局,正在应验创新蝶变的“竹子定律”。
 
而苏州科技商学院正在做的,可以归结为:发现“竹子”型企业并将它们积聚在一起,通过综合性、系统化、全过程、闭环式的生命养分给予,让它们在最合适的空气和土壤中耐心扎根、向上破土。
 
这里有一组数据很有说服力:6月19日召开的2023中国(苏州)独角兽企业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苏州本次共有17家独角兽企业上榜,同比增加8家,增幅89%,位居全国第六、江苏省第一。另上榜75家潜在独角兽企业,较上年增长23%,位居全国第三、江苏省第一,其中新晋35家,主要分布创新药、集成电路、数字医疗、创新医疗器械、自动驾驶、新材料等15个赛道。
 
而在这75家潜在独角兽企业中,来自苏州科技商学院的学员企业占据11席,分别是天瞳威视、康多机器人、智享生物、科韵激光、典晶生物、楷拓生物、星锐医药、血霁生物、芯三代、博萃循环Botree等。
 
这充分说明,苏州科技商学院的学员企业群体实力强劲,也说明苏州科技商学院有能力凝聚卓越科技企业群体,有能力赋能卓越科技企业再成长、再突破。
 
独角兽企业尤其是潜在独角兽企业,有不少属于未来产业范畴,不管是技术成熟度、转化空间还是应用效果,都存在一定风险,未来“钱景”还不十分明确,但在苏州,金融资本一直在“全生命周期”“多元化”“接力式”地支持这些新物种,未因“前景”不明而停止“钱进”。
 
也正因为如此,苏州的高成长性科技企业群体实力在快速变强。不远的未来,在“资本+科技”的宏大叙事中,苏州必有一批科技创新潜力股成长为新兴产业白马股,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新引擎。
 
那个时候,我们再来看苏州“资本+科技”创新范式的成色。
 
 
文章来源:上海华略智库


上一篇:​徐天舒、刘丹:破解工业企业“高技能”工种用工难的问题

下一篇:中信智库发布人工智能十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