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动态 NEWS

民间智库参与政府政策制定存在的障碍与对策

时间:2023-04-26来源:未知 作者:acebm 点击:
民间智库参与政府政策制定存在的障碍与对策
 
我国的智库目前正处于发展与上升时期,作为现代决策系统的产物,智库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但是,现阶段我国智库的数量远少于发达国家,质量参差不齐,在政府公共决策中参与程度较低。民间智库作为我国智库领域的后起之秀,其建设是推进政府科学民主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探究民间智库在政府政策咨询中的价值,分析民间智库参与政策制定的困境,从多个视角提出增强民间智库在政府决策中影响力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间智库及其价值
 
智库,亦被称为智囊团或者思想库,是指一种专门的政策咨询机构。智库作为现代决策系统的产物,其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一般来说,官方智库和民间智库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和决策权不同。目前的理论界尚未就民间智库的概念和内涵形成共同的认知。
 
民间智库是由民间出资成立的,由社会力量筹建的并且以社会舆论为主要关注事件,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主要职责是为政府提供政策制定咨询服务,满足政策需求的第三方政策研究机构,通常在社会群体中具有独立法人地位。
 
民间智库具有独立性,他们通过保持自身与官方组织的相对独立性,可以在政策咨询过程中保持公平、科学。民间智库由于自身来源的广泛性,使得他们在政府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建议更具有客观性,能够更多的了解社会舆论方向,从不同角度考虑现实需要,可以依据民众需求选择课题进行充足的研究。同时民间智库独立性和客观性的特点,能够使它们抛弃官僚主义色彩,摆脱束缚,从而更具创造性。民间智库对于政府的政策过程具有重要的价值。
 
1. 为政策的制定提供咨询意见
 
在公共政策咨询市场上,官方智库长期以来占据着重要地位,其局限性是在问题研究上更多偏向于政府利益,对于社会民众的真实需求缺乏宏观的了解,而民间智库由于自身的独立性能够对政策的研究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对社会问题形成与官方不同的看法,这样角度不同的政策分析研究才为政府政策所参考,解决政策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民间智库相对独立的研究和调查,使其在研究和提供政策计划方面保持其科学性和中立性。
 
2. 提供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桥梁
 
民间智库在政府与公众之间充当着桥梁的角色。首先,智库工作人员通过研究和实践的经验,聆听社会舆论,对民众的意见和要求进行收集,与社会民众进行沟通交流,通过自身的优势将收集到的资料、意见反映给政策制定部门,作为决策的依据;其次,民间智库也可以反作用于人民,将政府的政策制定的信息通过自己的渠道反馈到人民,人民会因此加强对政策的理解程度,使得政策更好的贯彻实施。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参与政治和政策讨论的民主渠道越来越多,民间智库在政府和公众沟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桥梁作用。
 
3. 提升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
中央提出的“简政放权”的行政改革方针,意味着上级政府的行政权力要下放给下级政府,使得下级政府能够提高治理社会问题的积极性。在此方针的实施下,更多的民间智库能够对政府政策制定提出建设性的咨询意见,参与决策的程度提高了,他们和内部的政策制定机构就政府问题进行研究和咨询,对政府公务员进行培训,开展研究项目,甚至对政府管理和运作进行监督、调查和评估。通过政府和民间智库的有效互动,共同提升政府治理社会的能力。
 
民间智库参与政策制定的主要方式
 
由于我国社会矛盾加据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变革,原来的政府政策制定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各方面发展的需要。人们对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公民自身素质也在不断地提高。在政府与公众的沟通过程中,更有必要提供更合理有效的方法来缓解政府政策和人民群众的真实需要两者之间的矛盾。除了如投票权、听证权之外的正常的政府政策制定参与的渠道,民间智库提供了另外的方式。
 
1. 举办研讨会、参加座谈会
举办研讨会是民间智库参与政策制定最主要的参与形式,政府在出台政策之前,往往会邀请民间智库中知名度很高的专家、学者等来参加政策制定研讨会,对相关的政策走向、政策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交流研讨,充分考虑政策涉及到的各方面利益,将各种可能的结果进行预判和评估,针对以上方面,各位专家发进行头脑风暴、发表各种观点。
 
2. 参与政府招标,承接政府课题
民间智库参与政府招标是参与政策制定最直接的方式。近年来,我国政府之间将权力下放,拓展了向社会的智库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路径。政府主要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招标以及邀请招标等方式向民间智库政策咨询的服务。民间智库主要通过这些方式承接政府的课题。同时,参与招标也需要满足政府的要求,这需要民间智库拥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民间智库特有的客观性能够保证政策咨询成果的高质量,在智库竞争的市场中保持着不可或缺的优势。
 
3. 依托权威主流媒体为支撑平台
民间智库参与杂志、报纸、新闻等媒介,依托媒体的智库因为其主体具有民间性,与官方智库相比在思维上、运营上、影响力上,更加具有灵活性,更具具明显的当代特征。例如,2021年发布的《中华智库影响力报告(2020)》中封面传媒旗下的封面智库被列为四大“标杆媒体智库”之一,也是“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唯一指定媒体,其聚集全球权威学者、政府官员的智库网络,依托封面新闻的舆论影响力和大数据资产积累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已经发布了“一带一路”投资指数报告、企业“走出去”舆情报告等与“一带一路”息息相关的报告。
 
 
民间智库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障碍
 
1. 资金来源渠道不稳定
资金独立是思想独立和研究独立的前提,拥有稳定的资金是民间智库的有效运行的保障和支持。缺乏多元并且稳定的资金渠道,智库的运营和管理无法有效运行。西方成熟智库的资本渠具有长期稳定性,因此为智库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务支持。我国官方智库在资金来源上具有不可改变的优势,拥有政府财政无条件的支持,官方智库中党政军智库和社科院智库的运作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财政拨款,高校智库主要来自于来自从属的高等院校财政方面的支持。而民间智库的资金来源与其他智库不同,主要依靠自己筹建资金的方式来维护自身的独立运转,其资金更多来自于研究项目经费和社会、个人的公益捐赠,企业补贴以及海外资助,其资金来源渠道不确定性较高。因此,民间智库筹集的资金非常不稳定。
 
2. 人才引进和管理机制的不完善
因为民间智库与官方、半官方智库存在资金来源渠道、机构归属等方面存在差异性,不能像体制内一样提供丰厚的保障和社会福利来吸引优秀的研究人员,也不能够为他们提供较高的薪资标准,因此导致了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同事说,我国民间智库的人才引进和交流机制的不完善,难以吸引人才,我国的民间智库极少有非常专业的研究人员,大部分是缺乏足够的经验的业余人员,而且,内部运营和管理人员的不足,导致了一部分专业人员需要承担双重工作。现阶段,民间智库人员组成十分单一,大多数人员的学科背景侧重于人文社科,很少拥有复合的学科背景,也因此限制了民间智库政策咨询的能力。
 
3. 缺乏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和有效发展的平台
民间智库在社会中的存在感较弱,影响力较低,一个公平的政策咨询市场是有利于民间智库发展的社会环境,社会向民间智库提出政策咨询的需求,民间智库为政府或者社会提出政策咨询的建议。我国的政策咨询大多“流于表面”没有形成真正激烈的竞争市场,没有形成公平地竞争氛围,官方的智库还是占据重要的优势地位,对民间智库存在挤压性竞争的现象,民间智库很难有这样有一个机会充分地参与到政府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政府本身也更偏好于选择官方或者高校智库。另外,在政策咨询上,智库之间缺少公认的发布信息的平台来组织开展沟通和学术交流,由于缺少准确、精准的数据来源渠道这个不可缺少的前提,限制民间智库能力的提高。
 
4. 缺乏有效的互动机制和健全的法律法规
民间智库拥有的资源和信息十分匮乏,因此政策研究能力和在这方面的影响力完全不能与官方智库相比较。例如,参加一些政策研讨会时,与会成员大多数是来自官方智库或者高校智库的学者专家,民间智库的研究人员参与比例很小。在人脉、政策信息资源等方面,民间智库与其他类型的交流互动非常少,缺乏一个完善的沟通交流机制。目前,我国政府虽然出台了扶持民间智库建设的指导意见,我国与民间智库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条例等尚不健全,而且意见大部分都局限于宏观政策方面,缺少微观的实质措施,由此导致民间智库的法人身份无法清晰地确定。
 
促进民间智库参与政策制定的对策思考
 
1. 多方位筹措资金
资金是影响民间智库发挥政策影响力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民间智库应该明确界定研究的重点和优势。凭借自身的实力,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承接研究项目,以服务换资金。在保持自主研究工作的同时,扩大与政府、企业和公众的交流与合作,鼓励政府购买民间智库的服务,努力争取企业的捐赠,创造获得财政补贴和企业捐赠的渠道。同时扩大智库的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能力,开拓多元化的业务领域,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收取服务费用,增加收入。此外,政府还可以直接通过财政拨款或鼓励和行动社会捐赠成立促进民间智库发展基金会,通过项目申报和资金支持,为民间智库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2. 完善人才管理机制
与官方相比,民间智库的资金渠道和人员结构具有灵活性。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人才竞争越发激烈,民间智库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不断在薪资、福利、工作环境等方面创造良好的条件来吸引、招募愿意做研究、愿意为政府建言献策的复合型研究人才,打造高水平、高质量、科学合理的研究队伍。民间智库还可以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有选择地招募从政府退休的官员加入到民间智库,依托其丰富的政策研究经验和广泛的人脉关系,为民间智库的研究助力。民间智库可以充分与高校、官方智库和国外智库合作交流,共享人才资源。同时,在人才培养培训方面,需更加注重智库工作人员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方面的培训,培养研究人员灵活开放的思想,在智库内部创造良好的氛围。
 
3. 创建和谐的社会环境
首先,创建公正、公平、公开的市场竞争机制。民间智库的非官方性性质决定了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资金大多来自市场和社会。然而,对于处于发展初期的民间智库来说,总体情况是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拥有足够突出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也难以从市场和社会中获得足够的资源来维持自身的生存。针对这个问题,市场可以通过引进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机制,采用开放的材料和设备的采购招标模式,通过采购决策咨询服务来以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决策咨询功能,从而推动民间智库的发展。 
 
其次,构建共同发展的有效平台。在政府政策制定的过程当中,除政府以外,还有行业组织、大型企业集团和传媒等多种社会组织主体。因此,构建社会各组织协调发展的有效平台至关重要。一方面,各种类型的智库能够有效联合,实现各种功能的互补。建立起这样一个智库联盟的组织,在共建的有效平台上良好合作以及良性竞争。另一方面,智库可以与政府、高校、商业界以及媒体界组织进行跨界合作,拓宽智库专业研究领域,尤其是高校,可以发极大地发挥科研优势,不同的学科背景优势。
 
4.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首先,建立良性的互动交流机制。政府应与民间智库建立积极的互动机制。政府聘请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人才,不仅可以提高决策质量,保证决策的科学性,而且可以提高民间智库的政策影响力。政府人员退休后进入民间智库工作,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使民间智库更具政治洞察力,能够对政策提出更加专业的咨询意见。政府与民间智库之间积极互动,分享交流成果,实现互利共赢。通过政府和民间智库的有效互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提出建议、解决问题,从而共同提升政府治理社会的能力。
 
其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应确保民间智库拥有一定的法律以及社会地位,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和完善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机制,阐明民间智库的法律地位,并确保民间智库在遵循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登记、纳税以及接受捐赠。为平衡民间智库与官方智库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政府应有针对性的选择政策咨询方案,为不同智库的发展提供良好、公平的竞争环境。



上一篇:自然资源部党组印发《关于加强自然资源智库建设的若干意见》

下一篇:于晓华:建立人工智能责任标准 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