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动态 NEWS

贡森:中国新型智库该向何处去

时间:2023-02-20来源:未知 作者:acebm 点击:
近年来,国家努力支持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和高端智库发展,我国智库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但是,智库界在政策咨询、政策解读和国际传播等方面都存在履职不到位的问题。在政策咨询方面,就有两项较为明显的缺陷。一是关于中美关系,前几年的基本判断是“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坏也坏不到哪里去”,近几年的主流判断似乎是中美冲突风险很高;二是关于新冠疫情防控策略和方针调整,总体上智库及专家集体失语,少数露面的专家成为公众取笑、讥讽对象。在政策解读方面,前几年就有政策制定者说,现在很多专家失去了公信力。在国际传播方面,有主管部门领导曾感慨地说,总体上美国智库与政府存在很好互动,而我国是两层皮,智库及其专家存在不想说、不敢说和不会说的问题。因此,我国智库界和管理部门确实需要共同反思。因此关于“中国智库往何处去”的议题很有必要,也很及时。
 
过去33年,我一直在政府内设政策咨询机构工作。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管理实践,我对会议提出的问题谈四点粗浅认识和看法,算是抛砖引玉。
 
一、智库必须守住科学性底线,力求公共利益,不一定都要论证可行性
 
科学性是智库人的职业操守,必须守住的底线。我理解科学性要坚持相关科学理论和规律,同时也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既要成绩也要讲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智库也要注重融合多方资源,参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为政策研究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智库产品和服务首先要确保科学性,然后按照决策的“三圈理论”,即“价值、能力和支持 — 分析框架”,所提政策建议必须满足公共价值。“三圈理论”认为,公共政策的终极目的就是为社会创造公共价值。首先,好的公共政策要具有公共价值;其次,政策的实施者要具备一定的能力,以提供相应的管理和服务;第三,相关政策需得到政策作用的对象或民众的支持。这样,就形成了三个圆圈,只有三圈相交,该政策才可得到有效执行,达到预期效果。智库人在确保政策建议科学性和公共价值的基础上,可以在执行者的能力条件以及利益相关者态度两个方面作进一步分析,但个人认为,不一定要求所有智库产品都达到可行性标准。
 
 
三圈理论示意图
 
二、要充分发挥各类智库的优势,解决好独立性与影响力的突出矛盾
 
按照影响力,由亲及疏、由近及远排序,分别是内设智库、大学智库和社会(或者说民间)智库。内设智库的政策影响力大,但偏政治化和官僚化,缺乏独立性;大学智库独立性较强,没有部门利益,没有层层把关、审查制度,但通常对主客观条件和利益相关者支持的研究不够,操作性稍差;民间智库的独立性强,但面临同等待遇、使用和信任的问题。综合来看,在内设智库、大学智库、民间智库三类智库中,目前大学智库的优势较为明显。当然,在大学内部,智库研究人员的地位低于教职人员。这也是一个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我下面会提出相关建议。
 
至于同等对待问题,一个简单解决办法,就是决策者委托服务、征求意见过程中,同等使用和对待不同体制的智库,保证各自的代表性。
 
三、考核最好是合同期的考核,要兼顾领导批示和同行评议,既要有奖励也要有追责和免责,还要兼顾相关职责
 
关于考核周期,首先看内部考核。内部考核不能是年度的,更不能是季度性的、半年期的,必须与合同期相结合。再看外部考核,智库管理部门的考核周期,也不能短期化,可以每三到五年对智库进行考核评比。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智库产品是基于知识构建(基础研究)的咨询服务,保证政策研究的战略性。
 
政策影响力考核可按领导批示,但不能唯批示,以防投领导所好,出现系统误差。除了领导批示,每年可以组织同行评议,可以适当关注没有批示的咨询报告,甚至领导批示较为负面的报告。
 
考核指标设计要兼顾多职责的平衡,包括政策咨询、政策评估、政策解读和国际传播。
 
奖励可以是年度兑现,按影响力奖励。在奖励同时,还要探索建立追责制度。对于有意和恶意误导决策者,要进行追责;追责可以是禁止从事咨询服务业,可以是终生追责。另外,也要积极推进“免责”制度建设,鼓励智库人在珍重事实和维护公共利益基础上敢于发声,特别是积极参与国际传播。
 
智库考核指标和结果的运用:相关考核要纳入教育部等相关考评,以缓解高校智库人员相对(教学人员)地位偏低问题。
 
四、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同时保护智库人的合法权益
 
除了涉及国家安全议题,原则上智库提供的政策咨询报告和参加的重大行政决策专家论证会,都必须公开透明。这里以专家论证会为例来说明。要保障专家组及每位成员对其论证意见享有充分的自主权。专家组意见要反映专家们的整体意见,但不一定是全体一致意见。同时,要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决策事项、依据和结果要公开,公众有权查阅。为了加强对专家的职业和社会监督,组织者应在决策通过后公布专家组及其成员选择的依据以及每位专家的论证意见。
 
同时,在网络反智行为泛滥的环境中,若专家维护公共利益,依法科学履行职责,有关部门要防止部分网民对其“网暴”等不正当人身攻击行为。


上一篇: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与新时代相偕并进

下一篇:媒体智库助力高质量发展的优势与路径